2023年消金公司资产规模和贷款余额均超万亿,盈利能力两极分化明显
蓝鲸新闻6月26日讯(记者 黄玉洁 张书维)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4)》(下称“报告”),就2023年度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工作成果进行统计并披露。
根据报告,2023年,消费金融公司有效落实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加大消费信贷供给力度,2023年资产规模和贷款余额双双突破万亿元,分别达到12087亿元和11534亿元,同比增长36.7%和38.2%,高于经济恢复速度,助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此外,31家持牌消金公司中,除捷信消费金融外,其余30家消金公司均已披露了2023年业绩数据。据统计,净例润方面,30家消费金融公司中,仅建信消费金融2023年亏损,其他消金公司均实现盈利,实现净利润合计142.32亿元。其中,位列前三的是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分别实现净利润为36亿元、20.72亿元、19.82亿元,增速均有所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三家头部消金公司2023年净利润共计76.54亿元,占据行业总利润的一半,与尾部消金公司相比,两极分化明显,
同时,报告指出,2023年,消费金融公司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帮助困难客户,2023年为116.69万名客户减免利息16.61亿元,为8.95万名客户减免费用2.12亿元,为9.68万名客户延期还款18.9亿元,维护客户征信1.54万人次。消费金融公司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为巩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2023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862.42万元,
经营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方面,根据报告,2023年消费金融公司持续提升经营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不断降低运营成本和产品定价,18家消费金融公司综合定价同比下降(其中6家公司下降幅度超过10%,2家公司下降幅度超过15%),其他公司定价保持平稳。
报告提到,消费金融公司充分发挥专营化小型消费金融机构优势,快速开发和优化场景金融产品,16家公司在3C(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等三类电子产品)和家电等热点消费场景,14家公司在家装和旅游等消费升级场景,推动消费场景与金融产品的深度融合,助力居民打破当期消费预算约束、提高消费支付能力、释放潜在消费需求,提振消费增长信心,切实发挥促进消费需求恢复的重要作用。
服务新质生产力是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报告指出,2023年消费金融公司大力推进金融科技创新,打造金融新质生产力。其中,有29家公司应用光学字符识别、28家应用活体检测、25家应用人工智能、19家应用知识图谱、14家应用机器人等最新科技,大大提升了服务质量,充分体现了金融新质生产力的作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