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北监管局连发三张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林小龙担任国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信托业务四部信托高级经理期间,对公司存在的发行新项目承接风险项目,未充分揭示旧项目已有风险问题负有经办责任。此次处罚又将不久前因踩雷“跑路瑜瑶”备受关注的国通信托拉入大众视野。

张晋担任国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信托业务一部部门副总经理期间,对该公司存在的虚假压降融资类信托问题负有管理责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北监管局拟对上述两人作出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

邹晓磊担任国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助理期间,对该公司存在的投后管理不尽职、违规开展政信业务和发行新项目承接风险项目,未充分揭示旧项目已有风险问题负有管理和领导责任。该局拟对当事人作出给予警告并罚款6万元的行政处罚。

据财联社消息,按照监管披露的信息来看或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资金池,另一种可能是政信类信托。如果是政信信托产品,到期无法及时还款,可能双方私下勾兑,先还旧项目再发新项目,这种情况只是属于借新还旧而非资金池。“要判断到底是哪种具体情况,还需要监管函件确认。”上述人士补充。如果是借新还旧的情况,那在以往的信托业务中也并非罕见。此次处罚说明信托公司在展业中存在违规行为,没有尽到审慎经营管理原则,同时也表明监管政策的严厉性及精细化。

在展业期间,国通信托屡次违规被罚。

2022年4月,湖北银保监局开出罚单,针对为企业融资过程中接受地方政府承诺类函件的违规行为,对国通信托罚款25万元,对周煜等三名责任人分别予以警告。

2021年9月,国通信托亦收到一张70万元的行政罚单。罚单显示,国通信托存在信托资金未按约定用途使用; 资金池垫付风险项目未按要求计提减值准备等违法违规事实。责任人张昊、张鹏被警告,责任人曹阳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

此外,2021年2月,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皖通科技(002331.SZ)董事长周发展泄密,该事件中,国通信托的员工吕伟民涉内幕交易亏损。罚单披露,吕伟民时任国通信托北京业务部高级信托经理,原是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员工。经计算,“吕伟民”账户组在上述涉案交易中合计亏损37.44万元,中国证监会对吕伟民处以50万元罚款。

今年对于国通信托来说是多事之秋。今年11月,两家上市公司横店东磁(002056. SZ)以及英洛华(000795. SZ),合记花费4.2亿投资国通信托产品后,仅收回1800多万,两家上市公司被曝出踩雷“杭州30亿私募跑路”事件。

11月底,国通信托官方微信公众号发表声明,上述两家公司涉及的信托不设预期收益率,底层资产、咨询服务方等信托要素均由委托人指定国通信托确定,且设立时国通信托在信托文件中对底层资产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充分的风险揭示(包括但不限于底层私募基金管理人,咨询服务方存在监管处罚等相关风险)。

国通信托官网介绍,其于2010年11月26日正式开业,总部位于武汉。主要从事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有价证券信托;其他财产或财产权信托;以存放同业、拆放同业、贷款、租赁、投资方式运用固有财产等业务。

天眼查披露,国通信托注册资本为41.58亿元,实缴资本为32亿元,其股东包括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武汉金控”)、东亚银行(00023.HK)、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其中,武汉金控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67.51%。

2021年8月,银保监公告显示,国通信托进行了增资及股权结构调整。国通信托的注册资本由32亿元增至41.58亿元,由武汉金控出资。增资后,武汉金控共出资31.19亿元,出资比例为75.00%;东亚银行共出资6.4亿元,持股比例出资比例为15.38%;北大方正出自4亿元,出资比例为9.62%。

据悉,2017年,广州农商银行与国通信托签订一份规模为25亿元的《国通信托华翔北京贷款单一资金信托合同》。此后,华翔投资与国通信托又签订了《信托贷款合同》,国通信托向华翔投资先后发放贷款15亿元、10亿元。2020年,国通信托向广州农商银行发出通知,并决定提前终止上述信托并清算。

截至2021年末,国通信托的总资产为101.89亿元,净资产为71.93亿元,存续信托资产规模1849.49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55亿元,利润总额7.5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