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打工皇帝”潘刚身价缩水,曾拿三成股票激励
文|杨泽世
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的身家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胡润校友会榜》,中国人民大学上榜校友名单上,伊利股份董事长兼总裁潘刚以96亿元,位列第六,其财富数字来源于《2023胡润百富榜》。
图片来源:胡润百富微信公众号
中华网财经在胡润百富官网了解到,截至2020年8月28日,潘刚财富突破百亿元,达130亿元,随后在2021年、2022年有所下滑,至115亿元。到2023年9月1日,跌出百亿行列。
从薪酬来看,潘刚是名副其实的“乳业打工皇帝”,2019年至2022年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分别为1934.47万元、2148.66万元、2295.75万元、2572.70万元。
同行业内,健合集团前首席执行官安玉婷2021年薪资为3453万元,而蒙牛总裁卢敏放2022年总薪酬为1343.2万元,近乎潘刚薪酬的半数。
不过,对于潘刚来说,薪资虽已是天花板级别,但更为重要的一部分则是伊利股份的股票。
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潘刚持有伊利股份2.87亿股,持股比例高达4.5%,按照伊利2024年1月10日股价进行粗略计算,潘刚持有的股票价值超过76亿元。
据了解,伊利股份曾于2019年进行一次股票激励,该次激励后,潘刚的持股数量达到目前水平。不过,这一次的股票激励曾引起争议。
2019年7月,伊利股份称,已累计回购股份数量为1.83亿股,成交的均价为31.67元/股,已支付的总金额近58亿元。
随后,伊利股份披露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计划将回购的1.83亿股进行股票激励,分配给公司高管及核心人员,共计474人。
激励计划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15.46元/股,即该公司被激励对象只需近乎回购时的半价,就可获得股票,其成本大大缩减。
同时,在激励对象中,仅潘刚一人获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高达6080万股,占授予股票总数的33.24%。
该激励计划分五期解除限售,每一期均设置业绩考核目标,以2018年净利润为基数,2019年至2023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8%、18%、28%、38%、48%,上述年份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5%。
该消息发布后,伊利股份股价大跌。对于这个激励计划,市场质疑点则集中在伊利股份以公司资金回购,却“半价”用于高管激励,是否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热议之下,同年9月,伊利股份披露出了新的激励计划。该公司将激励股票数量缩减至1.52亿股,业绩考核增加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70%,净资产收益率由不低于15%调整至不低于20%。激励人数增加至480人,潘刚、刘春海等高管以及其他核心人员获授股票数量减少,不过潘刚比例仍是最高,为33.2353%。
新计划披露的同时,有媒体报道,对于50%的授予价格,伊利股份董事会秘书邱向敏表示,根据证监会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相关原则规定,董事会确定了50%的授予价格,这是目前市场的主流选择。事实上,本次采用限制性股票授予形式,需要被授予人自筹资金一次性购买,考虑到45%的个人所得税,累计6年50%左右的融资成本,实际收益有限。再加上经济增长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本次激励计划的吸引力并不如外界想象的可观,甚至还有一定风险。
股票激励后,潘刚持股比例上升,目前已是伊利股份最大的自然人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该次股票激励分五期解除限售,最后一期解除限售的业绩条件要以2018扣非净利润为基数,与2023年相比较。虽然目前没有全年具体财务数字,但是按照2018年扣非净利润粗略计算,伊利股份或可完成最后一期业绩考核目标解除限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