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无锡相继发布落户新规,放松落户限制。

其中,1月5日,成都正式对外公布《成都市户籍迁入登记管理办法》、《成都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人才落户放宽至大专学历,同时取消普通高校研究生学历毕业生的年龄限制(含境外取得同等学历的人员)。

“8+1”县(市)取消积分入户,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居住即可落户,即在成都市域范围内连续缴纳社保满6个月,并持有当地有效期内居住证。“8+1”县(市)是指简阳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以及成都东部新区。

同日,无锡市公安局发布消息称,2024年1月起无锡市全面施行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申请人在无锡市连续居住满6个月以上,满足合法稳定就业或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条件,即可申请为本人及其共同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办理户口迁移登记。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小嫱向蓝鲸财经指出,“落户政策的放开对人口引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降低了城市的入户门槛,提高了城市的包容性。”

伴随落户限制的进一步宽松,各地与人口流动息息相关的住房需求,是否有望随着落户限制放宽而被激活,成为关注焦点?

“目前来看,人口、人才仍是城市间竞争的重要资源,各地对人口、人才的需求强劲,未来各地引才、落户政策有望继续加大力度,部分城市或与购房政策进一步结合,更好地满足新市民的住房需求。”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

据陈文静观察,当前多数二线已将落户门槛降至专科学历或取消落户门槛,并加大对各类人才、人口的吸引力度,为城市注入新鲜活力。

光大证券去年8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放开放宽落户限制有利于打破阻碍劳动力流动壁垒,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购房需求。

王小嫱则指出,租赁市场和人口流入的关联性较强,落户政策的放松将加强租赁市场的活跃度。于交易市场的积极影响力则小于租赁市场,当下楼市的去化压力较大与就业预期,收入预期相关,放松落户门槛对楼市的去化率带来的影响较小。

过去几年,人口涌入为城市带来了大量住房需求。

例如,成都2023年的楼市表现便受益于过往几年的人口增量。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成都2023年新房成交金额突破2000亿元,且同比实现正增长,成交套数也位居全国第一,为14.75万套,较2022年微涨0.4%。二手房成交金额、套数也大幅增加。

成都去年的房价涨幅也居首,二手住宅市场均价为17788元/平方米,同比上年上涨12.6%;租金涨幅也位列前三。

诸葛研究员认为,这与成都常住人口增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有关,人口不断涌入对住房需求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据统计局数据,2017年至2022年,成都6年内的常住人口净增加量总和达268.6万人。

但从人口增长情况来看,成都、无锡等城市已开始面临常住人口增长放缓的压力,而这无疑会降低当地的楼市购买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成都的常住人口数量为2126.8万人,仅较上年增加了7.6万人,2017年的净增加量则超60万人;无锡2019至2022年的常住人口净增加量连续三年在2万人以下;苏州、宁波近年的常住人口净增加量也不理想。

而或基于人口增长放缓压力,苏州市去年11月28日出台了《市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人才落户管理办法的通知》(苏府规字〔2023〕15号),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先落户后就业”对象范围进一步放宽至本科学历、中级职称和技师;社保缴费年限缩短、年龄放宽;长三角社保缴纳累计认可。

更早前,去年11月24日,宁波宣布实施户籍新政,内容包括放宽居住落户条件、放宽租赁落户条件、试行居住证转户籍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