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地产大宗成交超去年, 公寓及商业关注度攀升

文|关山

北京大宗房地产投资市场已经在逐渐回暖。

据戴德梁行10月13日发布的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北京房地产大宗交易市场成交额已经超过2022年全年成交额,达到323亿元;成交宗数同样也超去年全年成交数,实现39宗成交,并创5年同期新高。

而在市场活跃度日渐高企的同时,近5年北京大宗房地产投资市场单宗成交金额呈下降趋势。戴德梁行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有60%的大宗交易成交为5亿元以下的交易金额,单宗成交金额为8.1亿元/宗。

由于市场因素叠加,北京市场许多优质资产已处于价值洼地,投资型买家逐渐回归。从戴德梁行提供的2023年前三季度按成交额看,投资型买家占比57%,已超过2022全年投资型买家占比。

“买卖双方均由内资主导。”戴德梁行中国资本市场部董事总经理刘兵进一步表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部成交宗数中,仅有2宗为外资买家,其余均为内资买家;全部成交交易的卖方均为内资。

物业类型方面,办公类(含研发办公)以64%的市场占比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工业/物流成交则回归理性,从2022年的22%市场占比,回落至2023前三季度的4%。此外,随着消费类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放开,商业、公寓热度有显著提升,前三季度市场占比对比2022年度占比翻倍。

北京房地产大宗成交超去年, 公寓及商业关注度攀升

(数据来源:戴德梁行资本市场部)

值得关注的是,公寓业态(含计划改造成公寓的项目)均为投资类买家成交,约占前三季度投资类买家成交宗数1/3。并且,司法拍卖成交宗数明显上升,2023年前三季度司法拍卖成交15总,占前三季度总成交数的38.5%。

刘兵认为,投资机构持续关注可发性公募REITs的资产,该类资产迎来新风口。“随着资产售价预期持续下调以及贷款利率下行,优质资产的投资机会已浮现,城市核心资产投资价值凸显,值得投资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