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不给小米留“活路”
作者 | 柴旭晨
编辑 | 周智宇
曾信誓旦旦承诺2024年下半年之前都不会改款极氪001,杀了个回马枪,还将雷军和他的小米汽车逼进了墙角。2月27日,作为极氪已售卖了三年的“当家花旦”,极氪001迎来了最大一次中期改款。800V平台、快充电池、8295智舱芯片、激光雷达等硬件“王牌” 全系标配,部分配置和外观套件上,甚至是自家“百万级”旗舰超跑001 FR才有的。价格更是不增反降。改款极氪001相较老款下调了3.1万-6万元,门槛低至26.9万元。加之一系列“零元”前期权益,自封“卷王”的极氪,不加掩饰地向外展示着要占领20万元+纯电市场山头的野心。从目前极氪多款车型参数来说,极氪似乎是对着小米的配置表,先后抛出20.99万元的极氪007和26.9万元的极氪001,将小米汽车潜在看客的口味培养挑剔,这让不愿再走性价比老路的雷军左右为难。值得一提的是,整场发布会期间,小米汽车的相关言论在现场和直播页面都此起彼伏,网友们喊话“让雷军学学”。
提前四个月出手,打出高性价比策略,将互联网流量明星小米卷入,极氪开年就将战力拉满。会后的访谈中,极氪分管销售业务的副总裁林金文向华尔街见闻透露,原先的产品发布节奏确实被当前竞争形势打乱。他坦言新款001整车成本为此增加了5万多元,“基本不赚钱”。 新极氪001降价增配,映射出极氪身上的沉重压力,因为它嗅到了市场发出的危险信号。去年,极氪多款产品历经数次调价,但最终年销完成率却仍未跑满。台柱子极氪001的销量全年月销量都再未破万,单月反复波动于6千-8千台之间,到今年1月又跌回5千余台的水平;而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情绪也跟着起伏,一定程度上影响极氪拿到心仪的高估值,并因此调整了IPO时间表。“战乱年代没有和平”,林金文称,“市场就是很残酷,每一天不停地有新的竞争对手参与进来,看起来今年市场卷的程度更是前所未有”。
安聪慧也曾在内部会议中谈到,“极氪未来若想成功,今年不容有任何的犯错,否则将全盘皆输”。
按照规划,战力拉满的新款001目标是要销量再上一个台阶,稳定在月均万台之上。同时也为即将上市的紧凑型MPV(内部代号CM2E)积累资源,打好前站。今年,在总共5款车型的加持下,安聪慧信心十足地认为,完成23万台的销量目标不算难。林金文则凡尔赛地表示,接下来短期只有产能爬坡问题。安聪慧笃信,20万元以上的市场份额一定会扩大,20-30万元区间的纯电车领域增幅是最大的。这正是极氪成长的基础,如果产品结构做得好,极氪有机会做到毛利和销量双收。对于“降价增配”是否会对极氪毛利率产生磨损,进而影响IPO的疑问,林金文提到,“浩瀚架构下的零部件通用率高,兄弟车型不停在卖,量一旦起来后整个供应链的所有环节都会降低”。招股书显示,去年1-6月,极氪毛利率约为12%,而在经历了价格战的升级后,随着出货量上涨,其1-9月的毛利率表现反而上升至14.8%。林金文就指出,大吉利体系的加持,是极氪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较短时间内不太需要操心口袋里面有多少弹药,而是要先打赢”。
显然,极氪将规模提升的迫切,摆到了关键位置。
在安聪慧看来,极氪在纯电赛道还没有做到极致,上升空间仍在。1月份的极氪已经成为20万以上整个纯电品牌销冠,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但极氪的压力在于,小米汽车可能有部分型号下探至20万元,这与其用户群体有很高一致性,加之小米与雷军的营销优势,可能会在这一价格带抢走极氪蛋糕。林金文对此却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小米的入局能加速出清,对整个市场是好事。“强者的加入一定是帮头部企业清扫战场的。过去三年里,所有头部车企虽然面临着价格、品类等无数竞争,但卷完过后,前五名企业都比每一年都发展得更大”。此前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就提出相似论调,“到2024年四季度,20万元以上新能源市场会出现头部三个品牌吃掉70%市场份额的现象”。
眼下20万元以上市场还没有绝对的王者,人人都有机会争取。为给销量目标保驾护航,极氪计划今年要在全国铺设二百余家新门店,优化一二线城市商超门店,大量增加“极氪家”,同时扩张三四线城市的渠道数量;至于智能化方面,尤其是智驾方面的短板,极氪也在加紧补课,安聪慧提到今年要将智驾自研团队从1500人扩充到2000人。在此次访谈上,安聪慧态度严肃地指出,淘汰赛已提前开启,只有全赢才能活下去。极氪没有退路,它要与小米汽车展开酣战,也要全力加速。只有这样,才能在行业洗牌中稳操胜券,俘获更多消费者与投资者的青睐,借着马太效应成功上岸。
这场刀光剑影的拼杀中,极氪已经冲在了最前方。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