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亿买理财后,迪哲医药欲再募26亿争议暗存
以第五套标准登陆科创板的迪哲医药-U(688192.SH)迎来了上市后的首次创收时刻。
日前,迪哲医药披露的3季报显示,第3季度收入为0.40亿元。
这是迪哲医药的核心产品“舒沃替尼”上市后获得的首笔收入。
不到2个月就创收0.40亿元的舒沃替尼能否助迪哲医药扭亏,正受到关注。
2023年前3季度,迪哲医药的归母净亏损仍达到8.29亿元。
事实上,迪哲医药的扭亏关键或在于其能否推动舒沃替尼进入医保目录,以及扩大舒沃替尼的适应症范围。
为此,迪哲医药今年4月向交易所递交再融资申请,拟募集26.08亿元用于“新药研发”、“国际标准创新药产业化”项目的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新药研发”募投项目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开发舒沃替尼更多的适应症。
但迪哲医药的再融资能否成行仍是未知数。
申报材料显示,迪哲医药前次募资额使用进度仅为5成左右,这给其此番再融资带来了争议。
亟待医保破局
作为中国乃至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癌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其中,8成以上的肺癌从属于非小细胞肺癌(下称“NSCLC”)。
从发病机制来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下称“EGFR”)是NSCLC中最为常见的驱动基因。公开数据显示,EGFR突变患者在中国、欧美NSCLC患病人群中的比例分别可达到40%、10%-15%。
据了解,EGFR突变又可以细分成外显子19缺失突变,外显子21突变,外显子18突变和外显子20突变。而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EGFR外显子21突变较为常见,这也是目前药企的主攻方向。
国际大药厂阿斯利康(AZN.L)的奥希替尼对于由于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EGFR外显子21突变引起的NSCLC均具有良好疗效。2023年上半年,奥希替尼的销售额已达到213.16亿元。
为了瓜分奥希替尼的市场,国内药企艾力斯(688578.SH)、贝达药业(300558.SZ)、相继推出了伏美替尼、贝福替尼用于治疗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EGFR外显子21突变引起的NSCLC患病人群。
如此竞争态势下,迪哲医药选择了另辟蹊径,针对突变率只有10%的EGFR外显子20推出了“舒沃替尼”,用于治疗既往经含铂化疗出现疾病进展,或不耐受含铂化疗,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NSCLC患者(下称“EGFR 20突变二线治疗”)。
这是首款针对EGFR外显子20突变NSCL的国产创新药。
正因如此,迪哲医药2021年能够在主营业务尚未形成收入时以第五套上市标准登陆科创板。
今年8月,舒沃替尼获药监局批准上市,终于迎来创收时刻——第3季度,迪哲医药的收入为0.40亿元,主要来自舒沃替尼的销售。
这意味着,舒沃替尼上市不到2个月已经给迪哲医药带来数千万的收入规模。
机构人士颇为看好国内尚无同类竞品的舒沃替尼的销售潜力。
“我们认为舒沃哲具有良好的竞争格局和数据优势,有望占领国内主要市场份额。”中金公司医药研究员何子瑜指出。
即便如此,但迪哲医药的亏损规模并不小。
2023年前3季度,迪哲医药的归母净亏损仍达到8.29亿元,较2022年同期扩大了超6成。
迪哲医药摆脱亏损的关键因素之一指向了医保。
参照艾力斯的情况,2021年3月伏美替尼获批上市后,当年的销售额为2.36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仅为0.18亿元。但2022年伏美替尼被纳入医保后,2023年前3季度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就分别达到13.46亿元、4.10亿元。
IPO问询材料显示,迪哲医药曾预计2025、2026年或可纳入医保。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舒沃替尼的销售价格为9040元/盒。按照2022年医保谈判成功药品价格60.1%的平均降幅计算,则舒沃替尼或至少需将价格降至5000元/盒左右才有可能被纳入医保。
迪哲医药何时“摘U”,备受瞩目。
再融资前景未明
尽管迪哲医药还未扭亏,但其还是在今年4月向上交所递交了再融资申请。
申报材料显示,迪哲医药拟募集26.08亿元用于“新药研发”、“国际标准创新药产业化”项目的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但这距离迪哲医药2021年11月IPO仅不到2年的时间。
不仅如此,迪哲医药当年IPO的募资额并不低,已达到21.03亿元,且尚未使用完毕。
截至2023年6月末,迪哲医药已使用11.62亿元的IPO募资额,使用进度仅为58.48%。为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其还将IPO募资额中的8.73亿元用于现金管理。
对此,迪哲医药则指出两次募投项目存在区别。
根据迪哲医药的解释,IPO募资额用于开发舒沃替尼适用于“EGFR 20突变二线治疗的2期单臂临床研究”等,但此次募资额用于开发舒沃替尼新的适应症,即用于“一线治疗EGFR 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晚期NSCLC的临床3期研究”等。
即便如此,在IPO募资额未使用完毕的情况下,迪哲医药依旧向市场抛出高达26亿元的再融资计划的合理性或许仍然备受拷问。
根据证监会8月27日出台的再融资安排,对存在破发、破净、经营业绩持续亏损、财务性投资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资,适当限制其融资间隔、融资规模。
如此一来,尚未扭亏的迪哲医药或许也在受限之列。
近期以来市场有传闻称,在审项目不受再融资安排的限制,但需要灵活把握融资的时间等。
11月7日,信风(ID:TradeWind01)致电迪哲医药求证其再融资情况,其表示目前仍在正常推进中,这或许也侧面印证前述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但也有投行人士认为,A股融资放缓的背景下,迪哲医药的再融资计划能否成行仍需要时间的观察。
扩大适应症之难
迪哲医药此番再融资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巩固舒沃替尼的地位。
申报材料显示,迪哲医药正在推进舒沃替尼“一线治疗EGFR外显子 20插入突变的晚期NSCLC的临床3期研究”、“与戈利昔替尼联合用药治疗EGFR TKI耐药后的NSCLC的临床3期研究”。
其中,戈利昔替尼是迪哲医药旗下另一款适用于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临床阶段药物。
除纳入医保外,扩大舒沃替尼适应症同样是迪哲医药提升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
虽然目前舒沃替尼在国内的“EGFR 20突变二线治疗”市场上没有竞争对手,但该适应症的空间有限,2021年我国整个EGFR外显子20突变NSCLC新发人数为3.2万人。
有限的市场空间正在迎来竞争对手。
10月31日,艾力斯宣布伏美替尼用于“EGFR 20号外显子突变NSCLC一线治疗”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目前正处于3期临床阶段。
面对竞对的追赶,迪哲医药迫切需要将舒沃替尼适应症从“EGFR 20号外显子突变NSCLC二线治疗”推向一线治疗,以牢牢占领“EGFR 外显子20突变NSCLC”的市场。
不过,一线治疗EGFR 20突变的晚期NSCLC前景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
西南证券医药分析杜向阳指出,与EGFR 19缺失突变以单一高频突变类型为主相比,EGFR 20突变类型众多,造成成药困难。
一直以来,EGFR 20突变的主流疗法都是化疗。即便迪哲医药的舒沃替尼、国外药企强生的Rybrevant(注:国内尚未上市)均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EGFR20突变市场的空白,但两者均聚焦二线治疗。
一线治疗EGFR 20突变NSCLC市场迄今仍未迎来入局者。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10月武田制药旗下药品莫博赛替尼适用于“一线治疗EGFR 20突变的晚期NSCLC”的3期临床试验,由于未达到理想数据结果宣告失败。
迪哲医药能否打破记录,市场正在拭目以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