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为何能做到世界第一?在核心技术及产业链上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编者按:爱因斯坦曾说:"我的成就并不源于特别的才能,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好奇心往往是成功的起点。因为好奇,所以人们不畏艰难,勇敢探索;因为好奇,人们大胆思考,反复尝试;因为好奇,人们学习知识,探求真理;因为好奇,人们发问,然后努力解答!
站在15岁的门槛上,我们仍对世界充满好奇,好奇心促使我们去提问、去思考、去寻找答案,这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站在15岁的门槛上,我们对这个世界提出了15个问题,不止我们自己在思考和寻找答案,还有来自朋友们和AI的回答。
本篇是第六问:中国新能源汽车为何能做到世界第一?
时代朋友们的答案
1、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 李云飞
·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图源:受访者供图
在十多年前,我国选择了汽车电动化这条新赛道,经过长时间坚守,克服重重困难,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今领跑世界奠定坚实基础。
传统燃油车时代,汽车强国主导的产业格局正在成为历史。现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在产业规模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全球第一,全球有超过 60%的新能源汽车由中国生产销售;在核心技术及产业链上,中国车企在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使得新能源汽车的性能不断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占全球的 70%,全球有超63%的动力电池由中国供应。
中国汽车在产品、技术和品牌影响力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提升,不仅性能更好、配置更高、科技感更强,而且在外观和内饰的设计上,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同时,中国品牌在品质和服务上的全面升级,让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选择中国品牌。
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上汽、比亚迪等中国品牌,在出海过程中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向世界递出了中国制造的闪亮名片。中国不仅是当之无愧的新能源汽车强国,中国汽车也必将诞生一批世界级品牌。
2、企业代表(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是实现全球“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
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全球智能化、电动化转型浪潮中,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国民族品牌先锋军,正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产业优势、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凸显。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自主品牌正在通过新能源汽车转型实现产业的换道超车,从政策驱动走向市场驱动,从国内市场走向全球市场。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上下游产业、智能化技术、软件技术、产业和金融资本等不断涌入和渗透到汽车领域,呈现出空前的融合发展态势。产业相互渗透,产业边界扩大,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仅仅是汽车领域产业融合发展的表象,其实质是汽车产业共生共荣生态体系的搭建。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个体之间的竞争,而是生态系统之间综合实力的比拼。与此同时,电动化与智能化将长期保持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的发展关系。
赛力斯汽车坚定地践行智电融合的发展道路,电动化方面坚持自主可控研发超级电驱智能技术平台(DE-i)我们的增程系统已从1.0迭代到3.0,动力性能提升20%,实现高性能、长续航、低能耗、零焦虑的用车体验;研发搭建800V高压动力平台,支持超快充。智能化方面与华为、博世等深度合作,已量产搭载鸿蒙智能座舱,实现超级桌面、双屏协同、语音免唤醒等功能,成为行业人机交互天花板;搭载L2+级华为ADS2.0辅助驾驶系统,实现城区智驾领航辅助、高速智驾领航辅助、智能泊车辅助等功能。
人工智能的答案
中国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做到世界第一,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
政策推动:中国政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大力支持,包括补贴、购车优惠等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并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
市场规模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市场规模庞大,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公共交通、出租车等公共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使得新能源汽车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
技术进步: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电池技术、驱动系统技术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使得新能源汽车的性能不断提高,生产成本降低,更具市场竞争力。
创新能力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研发、设计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不断探索新的技术路线,推出各种新型新能源汽车,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资源保障能力强:中国拥有丰富的锂、稀土等资源,这些资源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关键原料。中国政府通过加强资源保障能力建设,使得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更加稳定,也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