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4时代即将到来?华为发布了首个通信行业大模型
·杨超斌发布华为通信大模型 图源:华为
他表示,在辅助排障场景下,跨流程的质差分析和对话辅助处理,能显著改善故障处理效率,能降低故障处理时间30%。比如,在移动承载网络场景中,大模型基于网络数据和决策链推理,快速定位原因,平均故障处理时长从2.5小时降低到20分钟。
杨超斌还在会上表示,大模型具备Copilot和Agent的能力,可以支撑外线作业人员和NOC运维工程师高效作业,助力故障诊断自动化率达到90%,故障定位时间从小时级缩短到分钟级。另外,大模型可以综合识别业务质差、网络潜在故障风险等,然后编排合理的操作方案,调用工具解决风险问题,实现“0”群障事故。
杨超斌还分享了其他华为通信大模型的典型场景实践,比如在敏捷业务发放案例中,通过放号助手的多模态精准评估,实现了快速用户放号;在用户体验保障案例中,通过大模型的寻优能力,实现了多目标体验保障。
自2019年TM Forum正式提出自智网络,在短短4年里,自智网络已成为通信行业自动化、智能化升级的产业共识。目前,全球已有多家运营商在关键场景实现达成L3,
杨超斌认为,“通信大模型是自智网络从L3迈向L4的关键使能技术。”
他表示,华为通信大模型将通过重塑交互模式改变运维模式;重塑系统能力提升运维效率;重塑业务流程提升运营效率;重塑集成模式缩短业务TTM,真正助力运营商达成L4的战略目标。”
迈向5G-A
通信是华为主业,官网显示,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109亿元,其中1672亿元来自于ICT基础设施业务,ICT即信息通信技术。
本次MWC大会上,华为云还带来了与大模型密切相关的系统性创新,它们包括分布式QingTian架构、AI算力云服务、AI-Native存储、端到端安全体系、数智融合解决方案、多样化部署形态等。
其中,华为云AI算力云服务能支持万亿级模型训练,且千卡训练30天不中断,长稳率达到90%,断点恢复时长不超过10分钟,分布式QingTian架构则基于高速互联总线(Unified Bus),打破传统主从式结构,突破算力、存储和网络的边界,实现多元算力的对等全互联。
一位多年从事算力相关工作的业内人士对时代周报表示,如今市面上的大模型有很多,最终能产生效果的还将是垂类大模型。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我相信ICT行业的其他巨头也会考虑跟进华为的大模型。”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周迪谈到。
他认为,华为的优势在于其在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研发实力,以及其在通信行业的领先地位和丰富的数据资源。此外,华为的大模型还具有较高的性能和泛化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他还提到,在5G-A时代,随着网络速度和连接密度的提高,大模型将更加重要。运营商需要更高级的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支持更加智能化的服务和运营。因此,运营商确实需要大模型来应对5G-A时代的挑战。
当前,通信行业面临着5G-A技术的演进。5G-A全称5G-Advanced,是5G技术增强版,也被称为5.5G。
杨超斌在发布会上表示,“华为通信大模型,提供关键的智能化技术能力,瞄准业务创新与运营运维提效,促进网络生产力革命性提升,实现5G-A时代的智能化目标。”
华为认为,2024年是5G-A商用元年,正在助力运营商多路径构建5G-A网络,为此在MWC 2024期间发布了诸多技术成果和创新实践。
大会期间,华为还发布了全球首个5.5G智能核心网解决方案、Net5.5G全系列解决方案、面向数据中心场景的三大全光创新产品、5G-A八大创新实践,还和联通联合发布5G-A、全屋光宽带3.0、AI大模型等相关创新合作成果。
华为方面信息显示,当前,全球5G-A商用正在加速。中东已率先实现5G-A规模商用,欧洲、亚太、拉美等地区运营商积极验证10Gbps能力,为2024年5G-A商用做好准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