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1月,我国累计进口煤及褐煤49034.9万吨,同比增长14.8%,进口均价688.4元/吨,同比下跌12.5%。 去年,我国进口煤炭约4.7亿吨,同比增长61.8%,创历史新高。今年延续增
截至2024年6月,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已经达3.28万余家。在创新驱动的推动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不断突破关键技术。从高端医疗装备到新型诊断器械,从智能化设备到
提高冷链流通率 降损耗 保品质 专家表示,我国食材供应链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目前,国家相关部门正在采取措施,促进食材供应链规范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食材的冷链流通
2021年12月,我国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场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海上风电开发助力广东省阳江市打造全产业链一体化的广东(阳江)国际风
为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国务院于2016年8月发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设定了明确的治理与修复目标: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达到1000万亩,受污染耕地
海上风电是风电技术与海洋工程技术深度融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产业链不断完善,机组设计制造体系基本完备,高压交流输电系统技术成熟,新型测风设备
这意味着,我国能源消费革命将由依靠电能替代为主,转向电、氢、氨等多元清洁能源替代。 电能替代是我国应对大气污染,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提出的重要举措。过去,我国能源
液氢用于燃料电池可有效延长其寿命,同时能够实现低温贮存、多工况高精度供应,技术成熟度高,因此对于大载重、长距离氢能车辆是最具竞争力和潜力的燃料。目前,全球市场
秋风送爽,全国多地呈现秋粮抢晴收获、小麦油菜趁墒播种的繁忙景象。 仓廪实,天下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粮食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新中
农业绿色发展事关国家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要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系统性、全面性绿色转型。 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
能源饭碗越端越牢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不断提升能源生产供应能力,建立了煤、油、气、核、水、风、光等全面发展的能源
同时,增加的投资和产出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增强市场信心,对推动我国经济向好产生积极作用。 深市公司频签“大单”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已成为增强资本市场内
近年来,我国信息通信业发展比较迅速,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更加凸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建成了全球领先的信息通信网络。宽带网络实现了从十兆到百兆、到
先跟随记者的镜头,从农业的源头种子开始,看看农业研究人员如何用“一技之长”来保障粮食安全。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的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了93科360种23万余份种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新型储能投运装机规模超3500万千瓦,较2023年底增长超12%,较2023年一季度末增长超210%。 新型储能电站逐步呈现集中式、大型化趋势,10万千瓦以上的项
国家药监局持续加强集采中选药品质量安全监管。黄果介绍,总体上看,我国集采中选产品质量整体保持稳定可靠。国家药监局强调实行监管全覆盖。对国家集采中选药品、医
” 《2024全球独角兽榜》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累计拥有340家独角兽企业,全球排名第二。其中,2023年,我国新晋56家独角兽企业,平均每周一家以上。从所属行业来看,我国
这是记者23日从国家原子能机构了解到的信息。 据介绍,我国具有自主完整的核工业产业链体系,近年来坚持“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战略和核燃料闭式循环技
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每年核准10台核电机组,核电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说。 王寿君是在3月19日召开的2024年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开
我国在绿色能源领域持续深耕、久久为功,为世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我国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放在优先位置,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在短时间内
我国在确保能源可靠安全上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对此,我国应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建设,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努力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 提升我国能源资源
记者今天从国家药监局获悉,2023年,我国持续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大对创新药械研发的支持力度,对临床急需、罕见病药品实行优先审评审批。2023年我国批准上市创新药
2023年,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92.1万件,同比增长15.4%;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09万件、外观设计专利63.8万件;注册商标438.3万件,登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13万件,核准使用地理标
预约人数骤降,iPhone 16e跟iPhone 16一样不受欢迎?
2025-02-23
2025-02-23
2025-02-23
2025-02-22
2025-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