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爱奇艺官网

图片来源:爱奇艺官网

文|罗曾 实习生 于琪

近日,爱奇艺披露三季报。财报数据显示,爱奇艺第三季度总营收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

本季度,爱奇艺会员营收和广告营收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

爱奇艺第三季度会员服务营收50亿元,同比增长19%;广告营收17亿元,同比增长34%。爱奇艺日均订阅会员数达1.075亿,同比增长6%;月均平均单会员收入(ARM)达15.54亿元,同比增长12%,创历史新高。

对此,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表示:“我们的营收和利润均表现强劲,内容的强大吸引力和不断提升的会员价值感知推动ARM同比增长12%,这表明爱奇艺的业务模式能够抵御经济周期性波动带来的影响。”

此番言论并非毫无依据。

通过财报了解到,2021年第三季度爱奇艺的运营利润还是负14亿元,而如今爱奇艺第三季度的运营利润已达8.95亿元。且本季度是爱奇艺自2022年以13亿元的运营净利润摆脱连年亏损的窘境后,连续实现盈利的第三个季度。

2021年、2022年、2023年的第三季度营收分别为76亿元、75亿元、80亿元,通过对这三年第三季度营收的对比,发现营收并无大的变化。说明爱奇艺扭转亏损局面在于“降本”,而不在于“增效”。

据悉,在2021年和2022年两年间,爱奇艺通过裁员、裁撤业务线和缩减腰部剧集投入等方式,来实现减少运营、内容等方面的成本。

公开信息显示,爱奇艺裁撤了包括爱奇艺号、爱奇艺游戏中心等在内的多个业务部门,来减少运营成本。截至2022年,员工数量下降了近两千人。

除上述措施,爱奇艺还通过对内容采买的减少和增加自制剧的比例,来实现内容成本的降低。2023年一季报显示,爱奇艺称平台的自制内容占关键剧集的70%,而在第三季度,上新重点剧集中原创剧集占比超过60%。

爱奇艺“降本”操作的效果,通过财报数据来看是显而易见的。

数据显示,爱奇艺2021年第三季度营收成本70亿元,其中内容支出53亿元,管理费用等其他支出为约12亿元,研发成本约6.8亿元。2023年第三季度,爱奇艺营业成本为58亿元,减少12亿元;其中内容成本减少11亿元至42亿元,管理费用等支出约9.8亿元,研发成本减少2.3亿元至4.5亿元。

不过,从爱奇艺内容来看,除了年初大爆的《狂飙》外,推出的新剧似乎大多没有水花。

接近年末,爱奇艺揭晓的2023年爱奇艺剧「剧集热度值」Top10,分别是:《消失的十一层》,热度值9186;《无所畏惧》,热度值9217;《归路》,热度值9237;《不完美受害人》,热度值9269;《田耕纪》,热度值9371;《云之羽》,热度值9743;《宁安如梦》,热度值10098;《莲花楼》,热度值10118;《长风渡》,热度值10353;《狂飙》,热度值11800。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的爱奇艺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龚宇表示爱奇艺正积极探索AIGC等变革性技术以利未来业务增长。

随后于10月,爱奇艺升级AI搜索,首次将生成式AI技术应用于角色搜索、剧情搜索、明星搜索三大搜索场景。

“我们正在推动生成式AI在影视行业场景中落地,让影视工业化走上‘快车道’。”龚宇表示,当前生成式AI的角色正从简单的“嵌入式工具”衍变为“副驾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