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奴锚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何新思路?
文|罗曾
火锅行业“产品主义”的践行者又有了新的动作。
日前,中华网财经获悉,巴奴毛肚火锅推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系列,共上架了三款应季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山东乳山的“乳山牡蛎”、河南温县的“温县铁棍山药”,以及陕西柞水县的“柞水木耳”。
据了解,巴奴对于地理标志产品的选品思路是:不仅要产自特定地域,其本身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都要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除了具备国家认可的质量外,地理标志产品还被赋予了地方文化带来的独特气质,因此在命名上往往带有地缘性特征。
而上述提到的“文化”,则是此次“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系列被推出的更深层次逻辑。
巴奴始终认为,餐饮的本质就蕴含在文化中,中国人对美食有着独到的理解,“时令”往往能够勾起味蕾上的“文化基因”。而地理和气候的跨度,为华夏大地孕育了极为丰富的食物原材料,在广袤的版图上勾勒出美味的经纬线。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每一道地理标志产品,都承载着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的记忆。将祖国各地的美味带到人们的餐桌上,是中国餐饮的使命,也是巴奴的追求。”
以牡蛎为例,乳山作为重要的牡蛎产区之一,拥有优质的海岸线,这里出产的乳山牡蛎以个头大、肉质丰腴而闻名;而温县铁棍山药与其它山药相比,外形直径更小,长度更长,且较易折断。虽由于繁多的根系和毛眼,温县铁棍山药颜值并不高。但较低的含水量、细腻的质地让其拥有久煮不散的特质;同样,陕西柞水县出产的柞水木耳也因经历较长时间的日照从而积蓄下更多的养分和胶质,拥有更厚实的质地。等待露水风干后,便可收获品质更好且更易保存的木耳。
2001年,巴奴创立于河南安阳。自2014年杜中兵在行业内首次提出“产品主义”后,巴奴先行打造了“能冷鲜不冷冻、能天然不添加、能当天不隔夜”的第三代供应链,让巴奴能够深入到食材原产地直接进行采购。
此后于2022年,巴奴对产品的追求更进一步,提出了“自然的美味”,对品牌内核升级。
中华网财经了解到,新理念提出后,巴奴举办“原产地溯源”直播,这将中式餐饮的价值表达拉高至新的维度,也标志着巴奴将立足于先进理念,最大限度地开发供应链优势。而当目光聚焦于“原产地直采”后,巴奴意识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与自身对品牌价值的追求极为契合,于是有了此次的“乳山牡蛎”、“温县铁棍山药”和“柞水木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