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5日周四美股盘后,因精准押注生成式人工智能而在该热门赛道领跑的科技巨头微软发布了2024财年第三财季(即2024自然年一季度)财报,将涵盖Microsoft 365 Copilot生成式人工智能助手在去年11月面向商业客户推出后的首个完整季度销售额。

微软第三财季营收619亿美元,跑赢市场预期的608.7亿美元。智能云收入267.1亿美元,也高于预期的262.5亿美元,股价盘后涨超5%。

周四作为道指成分股的微软收跌2.5%,止步三日连涨并脱离一周高位。其市值跌离3万亿美元,但仍超越苹果稳居美股最高市值公司,主要由于市场预期由AI驱动的云收入将保持强劲增长。

今年以来微软股价累涨6%,过去12个月累涨35%。分析师的共识评级为“强力买入”,共有32人评级“买入”、1人评级“持有”、仅1人建议“卖出”,华尔街的平均目标价为477.41美元,代表还有近17%的潜在涨幅空间。

财报前市场预期                                                       

分析师预计微软在2024自然年一季度的营收同比增长15%至608亿美元,略高于公司指引的增长14.5%,上年同期为528.6亿美元。每股收益EPS为2.83美元,也比上年同期的2.45美元增长超15%。科技行业研究机构Gartner估计,当季的个人电脑PC出货量增长0.9%。

去年四季度,微软营收曾增长17.6%至620亿美元,创2022年以来的近两年最佳季度同比增幅,并在AI大潮驱动下连续第五个季度营收创新高。

市场普遍认为,微软收入端将继续受到云服务Azure在AI需求助力下持续增长的推动,公司预计包含Azure在内的智能云业务一季度收入在260亿至263亿美元区间,等于同比增约18%。

公司赢利端则受到收入稳定增长,以及通过成本控制措施改善运营杠杆的双重提振。Microsoft 365 产品套件的持续增长势头还可能会推动其货币化指标:每用户平均收入的增长。

Microsoft 365 Copilot人工智能工具的收入将包含在Office商业产品线中,预计包括Office软件在内的微软生产力和业务流程部门营收为195.4亿美元,包括Azure、服务器和GitHub的智能云业务部门收入262.5亿美元,商业云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9%至339.3亿美元,更多个人计算业务部门收入150.7亿美元。

2023自然年四季度(即上一财季),微软智能云部门的收入同比增长20.4%至258.8亿美元。其中,Azure和其他云服务的收入增长30%,高于前一季度的增速29%,也高于微软官方指引的Azure收入同比增长26%至27%。整体微软云(Microsoft Cloud)收入同比增24%至337亿美元。

微软曾披露,已从谈论人工智能转向大规模应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去年四季度为Azure收入贡献了6个百分点的增幅,高于三季度的3个百分点增长推动,付费云办公商业用户超过4亿,预计对AI产品的兴趣将导致客户在微软的存储和计算能力等基本服务上花费更多。

为什么重要?

微软财报引人关注,除了因自身巨大体量在科技界的重磅地位之外,还由于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早期领先地位,令投资者关注微软及同类公司的巨额AI投资是否已展露持续获得回报的迹象。

鉴于每个用户每月额外支付30美元的Microsoft 365 Copilot AI聊天机器人已经上市运营了至少一个完整季度,微软本份财报将成为人工智能货币化潜力和推动增长能力的关键晴雨表:

“微软已向最火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背后的母公司OpenAI投资了130亿美元,一举成为AI赛道的领军旗手,其业绩不仅将决定本次财报季整体软件行业的表现,还能为今年的人工智能采用情况和发展预期定下基调。”

而周三盘后,AI领头羊之一的Meta财报“出师不利”,已经重燃了投资者对科技股的恐慌。华尔街见闻曾提到,Meta大跌引发了投资者对AI盈利性的质疑,以及对整体科技股板块的担忧。

在财报电话会上,分析师将高度关注Azure云部门增长的最新情况,特别是最近几个月在消费端与企业客户中推出Copilot生成式AI工具的客户互动率、订阅规模、用例前景,以及对未来几个季度的业绩指引,以期获悉微软将人工智能货币化的前景和了解AI发展下一阶段的更多信息。

投资者还将关注上百亿美元大手笔投资AI带来的成本压力。为了开发AI服务,昨日Meta大幅上调2024年的资本支出预期,并预言未来几年支出都会不断增长。市场因此关注微软的评论,此前微软已经呼吁逐季大幅增加资本支出以满足AI基建的需求。

华尔街怎么看?

人工智能的需求增加令华尔街对微软持有乐观态度,不断有主流投行在财报前上调目标价预期,Azure平台和其他云服务的收入增速或连续多个季度稳定在30%左右,但也有人担心今年余下时间微软的收入增长将放缓。

在看涨的分析师中,富国银行称微软是“入局投资人工智能的最佳方式”。Piper Sandler称微软为“人工智能超级明星”,认为其正处于“货币化AI先发优势的初级阶段”。高盛也称,微软拥有“能在不对盈利状况进行结构性改变的情况下,扩大生成式AI收入的独特地位”。

券商Wedbush的知名科技分析师Daniel Ives乐观重申,生成式AI采用和Copilot活动正在双重提速,将促使微软达成更多的Azure云交易,推动公司实现“全面上涨”:

“未来6到12个月内,人工智能用例可能会在整个企业领域呈爆炸式增长。我们将此视为微软的‘iPhone时刻’,人工智能将改变微软未来几年的云增长轨迹,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最新AI进展和监管风险

微软本周推出了面向小型企业的迷你人工智能模型Phi-3-mini。券商Guggenheim曾预警称,与同行相比,微软拥有最多的中小企业和消费者风险敞口,这些用户已经出现需求疲软的迹象。

微软周二还宣布与可口可乐签署了为期五年、价值11亿美元的协议,使用这家软件巨头的Azure云服务和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可口可乐全系统的AI转型,也有助于增强微软的人工智能野心。

有分析指出,微软一直选择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投资来拓展人工智能领域,而不是直接收购,部分原因是为了避免在收购动视暴雪时遇到的监管障碍。

近期,致力于在全球推进人工智能和云基础设施的微软投资了Figure AI、Mistral AI和Vengo AI等其他AI初创公司,宣布计划在日本投资29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和云基础设施,此前承诺在英国投资32亿美元、在德国投资35亿美元、在西班牙投资21亿美元。

微软还向人工智能初创公司Anthropic投资了数十亿美元,对阿联酋的人工智能公司G42 投资 了15亿美元,并在今年3月聘请DeepMind AI 和 Inflection AI 联合创始人 Mustafa Suleyman担任微软AI部门的首席执行官,Inflection AI其他关键高管和多名员工也加盟微软。

不过,四处投资AI初创公司是否属于收购行为,正令微软等大型科技巨头面临监管审查。OpenAI是微软的最大手笔人工智能投资,上周刚刚避免欧盟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开启反垄断调查,而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等还在考虑是否开展调查。

(持续更新中)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