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东荔枝迎来丰产“大年”,产量增长约50%,本应是果农增收的好时机。然而,“果子没有运费贵”的困境,让不少果农陷入“丰产不增收”的窘境。快递费用过高、保鲜费不合理等问题,侵蚀了果农的收益空间。

  不只是广东荔枝,仙居杨梅、无锡水蜜桃、大连樱桃等特色农产品,每年集中上市期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能否破解运费难题,是实现产业健康发展、保障农民收入的关键。

  运费困局看似是物流问题,实则是农业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反映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中的结构性矛盾。要破解这一困局,需要跳出就物流谈物流的局限,构建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在销售模式上,既要发展“快递+电商”、大型商超产地直采等销售模式,也要完善批发市场、社区团购等传统销路,还要培育本地加工企业的消化能力,通过保鲜、分级分选、精加工等方式,缓解鲜果销售压力,提升产品附加值。

  在资源整合上,政府可以加大对冷链运输基础设施的投入,并鼓励物流企业优化冷链网络,通过共享等方式摊薄成本,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果农可以通过合作社、行业协会等组织,整合零散订单,形成规模效应,增强议价能力。

  破解运费难题需要的不仅是道路和网络的连接,更是利益与价值的共享。当快递企业能兼顾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当小农户能平等接入现代流通网络,当季节性风险能得到制度性化解,甜美的水果才能成为惠及千家万户的“甜蜜经济”,这也正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责任编辑:谭梦桐)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