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启动商业健康险药品目录体系建设
推动社会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保险业启动商业健康险药品目录体系建设。上海证券报获悉,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期组织召开座谈会,研究推进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体系建设。记者从与会人士处了解到,该目录体系的建设目标是“全覆盖、多层次”,与基本医保“广覆盖、保基本”的定位互为补充,旨在更好发挥商业健康保险的补充支付作用,助力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业内专家表示,此前,商业健康保险的支付范围是各家保险公司参考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各自拟定的,行业层面未有相应标准体系。商业健康险药品目录体系建设,将推动商业健康保险支付范畴走向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一方面有利于更好发挥商业健康保险的补充支付作用,提升消费者的健康保障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保险业与药企谈判中的话语权,或将推动药品与医疗器械价格下降,提升医疗服务普惠性。
破解创新药品及医疗器械支付难题
记者了解到,保险业就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建设达成了一定共识。与会人士普遍认为,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建设需要“全覆盖、多层次”,让消费者拥有更加自由的选择权。
在全覆盖方面,与会人士表示,期望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未来能够突破基本医保药品限制,扩展覆盖至境内外药监局审批上市的所有药品(保留负面清单权利)。例如,可以建立ABCDE目录体系,A可能是普惠医疗险的支付范围,比如惠民保;B可能是满足大众更多药品需求的健康险的覆盖范围;C、D则是中端、高端医疗险的支付范围,可以覆盖全球范围内的特药、创新药。
在多层次方面,“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将内嵌于多层次的商业健康险设计中,根据消费者的多样化、个性化保障需求以及支付意愿进行细分,如按业务类型在普惠、中高端产品中提供不同药品覆盖范围,或在少儿、成年、老年等细分人群提供适配的健康保障药品选择,给不同消费者充分的服务选择权。”与会人士表示。
记者注意到,创新药品及医疗器械是座谈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人保健康相关人士坦言,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和创新药不断涌现,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创新药的高昂价格却成为消费者获取高质量治疗的一大障碍。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建设旨在以制度创新破解这一难题,切实提升广大消费者对多层次医疗保障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中再寿险近日发布《中国创新药械多元支付白皮书(2025)》指出,创新药械作为医疗健康服务供给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其价值高昂,需要由不同的支付主体为消费者分摊支付压力。从全球经验来看,药品目录均是商业健康险和医疗医药产业沟通的重要桥梁,目录管理能够帮助保险公司精准厘定价格,开启药企和商业保险公司对话的契机,两者共同设计风险共付机制,提升健康险保障效率。
保险公司合力推动目录体系建设
保险公司将积极参与商业健康险药品目录体系建设。
中国人寿表示,公司在商业健康保险领域持续深耕,并牵头和参与多项专业标准建设。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供给,积极推进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做好国民健康风险的管理者、国民健康水平的促进者,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保险保障与服务。
人保健康表示,公司将持续探索创新药的多元支付机制,提高创新药械的覆盖面和可及性,丰富消费者商业健康保险的选择;将持续加强大健康产业链建设,深化与医疗健康机构合作,强化健康管理专业能力,助力广大消费者从“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转变。
平安健康险表示,公司将与行业携手推进目录建设,将持续扩大健康保险覆盖面,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完善多元化产品服务矩阵,逐步扩展目录在不同保险类型和保险产品应用范围,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个性化的健康保障需求,给予消费者更多元的选择。
保险行业过去在构建生命表、疾病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也形成了成熟的医疗保险运营体系。太平人寿表示,公司有信心通过多方协作共同推动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建设,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健康保障,持续性地做好这项工作。
作为再保险领域的“国家队”,中再寿险表示,公司多次深度参与生命表、重疾表、意外表、重疾定义等重点项目,将利用自身数据优势、平台优势、产业融合优势持续探索创新药的多元支付机制,提高创新药械的覆盖面和可及性,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个性化的健康保障需求。
(责任编辑:王擎宇)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