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添富有自己的医药女神
来源:研值有道

公募中国研究组 | Jessica
编辑、统筹 | Jamie
制作 | Jessica
在公募基金界,“医药女神”可能听过很多,但是汇添富基金的张韡你必须了解。
4月10日,张韡上任规模超46亿元的汇添富创新医药,管理规模达到129.32亿元,正式跻身百亿医药基金经理之列。
张韡全仓医药板块,擅长一二级市场联动,基于一年甚至三年的维度来选择重仓股。其管理的3只医药混合基金在熊市三年依然实现正的任职回报,被认为是“医药基金中少数实现显著超额收益”的基金经理,代表作汇添富达欣(001801.OF)和汇添富医疗服务(001417.OF)都获得了众多机构投资者的认可,2024年年报的机构持有比例分别高达85.45%和40.05%。

低调的医药女王
张韡拥有康奈尔大学生物医学硕士学历,扎实的专业背景为她投身医药投资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
早期,她曾任东方证券医药助理研究员,在这个阶段,张韡开始接触并深入研究医药行业,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知识和研究经验。2015年,张韡加入汇添富基金,从医药研究员逐步成长为医药行业研究组组长。2021年3月25日,她正式管理汇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开启基金经理生涯。
2021年,对于医药投资并不是良好的开端。在经历了两年快速上涨后,医药行业在2021年来到了牛熊转化的分水岭,中信一级行业指数显示,2021年4月-2025年3月,医药指数下跌34.46%,最大回撤达55.45%。而张韡这个医药行业的“新人”,所管理的第一只基金产品,汇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同期取得5.91%的收益,最大回撤仅35.56%,大幅跑赢行业指数。

凭借稳扎稳打的业绩表现,张韡逐步崭露头角,相继接管了汇添富达欣、汇添富医疗服务等基金产品。截至2025年4月9日,两只产品分别取得20.77%、12.30%的任职回报,都经受住了熊市的考验。截至2024年一季度,张韡在管规模达129.32亿元,管理规模在三年熊市中不降反增。

还有两只QDII产品,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和汇添富全球医疗人民币,任职回报-29.23%、12.30%,今年单位净值反弹26.54%、6.07%。
一二级市场联动
从研究员开始,张韡对于个股的选择就有独特的视角,她坚持一二级市场联动,因为它们具有相似的产业逻辑,相较于二级市场,一级市场在很多时候反而更有前瞻性。从一级市场寻找前沿热点,再到二级市场找相应标的,这种方法容易挖掘预期差,是超额收益的来源之一。
每一年,张韡都会随团队到美国做最前沿的调研,然后亲自把一级、二级的相关公司调研一遍,深入研究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力争能够挖掘出符合产业趋势的优质个股。
在所管理的基金中,虽然都是医药行业,但是行业内部细分领域的相对均衡是张韡组合构建的基本要求。
对于重仓股的选择,张韡表示,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是,必须选择能够跟踪或理解其股价走势和周期的公司。但是哪怕再看好一个领域,在仓位分配上也不会特别倾斜,这样才能保证组合在应对风险时有较小的波动。
在前十大重仓股的选择上,张韡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基本都是基于一年甚至三年的维度来选择,很少把刚开始跟踪三个月或者半年的公司买成重仓。已经成为前十大重仓股的公司,除非其市值阶段性过度透支,或者大逻辑发生变化,张韡也很少进行频繁调整。
对于行业内部的板块轮动,张韡也会拿一部分资金去匹配市场的趋势。比如2023年表现很好的中药行情,会在基金配置上匹配一些仓位,但这种“跟上”的动作,不会体现在重仓股里。
从汇添富医疗服务2024年年报的持仓来看,自张韡掌舵以来,前十大重仓股占基金净值的比重常年维持在60%左右,每个季度最多一两只重仓个股变动。

创新是中长期投资方向
在医药板块的子行业配置上,创新药一直是张韡重仓的领域。像恒瑞医药、科伦药业、百利天恒、海思科都是基金长期重仓的创新药公司。
医药本质上是技术创新驱动需求,所以医药的大行情往往伴随着大创新周期。上一轮全球医药创新周期是2015-2016年,以肿瘤免疫治疗PD-1为代表。如今,新一轮医药创新周期刚刚开始。全球又有了一批新的、重要的突破,包括阿尔茨海默Aβ药、非酒精性脂肪肝、肿瘤ADC领域等。
因为科班出身,张韡看得懂每个药在做什么、到底值多少钱,在选择创新药企的逻辑主要基于两点:第一,创新药企被明显低估;第二,全球医药创新周期刚刚开始。
她表示,从全球视角看,一些国内药企的研发方向顺应产品创新周期,但其价值没有充分反应在股价上,这样的标的未来市值成长空间较大。当然,创新药的研发周期通常会长达5-8年,而且研发投入大、成功率低,所以在买入时一定要在合理估值范围内。
她认为,之所以偏好符合全球创新趋势的公司,是因为如果只有本土逻辑,那么公司市值容易有天花板,而如果部分品种能够走出国门,受益于全球市场,业绩一旦兑现,公司市值空间会更大,这对于重仓股的长期持有更加有利。
展望未来,张韡表示,医药行业未来2-3年会持续展现出较好的抗周期性和科技属性。中国新药研发的高效率,高产出,高性价比开始吸引世界的关注,全球5000亿美金+的新药市场,有望为中国新药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