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保守主义、单边主义、美国优先回归,给全球输出较大不确定性,特朗普政策存在内部冲突性,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新扰动,非美国家汇率和资金流动存在风险。

  预计5%仍是202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提升通货膨胀预期应成为关键任务,居民部门将是政策重要发力点,内需提振需加力增效。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有望平稳改善,制造业投资支撑作用不断加强,新动能新优势不断聚集增强。

  关注政策支持下的股市牛市机会和受益板块,债券市场是长期牛市。

  展望一  美国优先回归,向全球输出较大不确定性

  展望二  非美国家汇率和资金流动存在风险

  展望三  5%仍是202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

  展望四  提升通货膨胀预期应成为关键任务

  展望五  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畅通经济循环

  展望六  房地产进入平稳期

  展望七  朱格拉周期向上运行,制造强国脚步坚定

  展望八  扩张财政政策,提升赤字和政府债

  展望九  宽松货币政策,降准降息和稳价格

  展望十  政策发力,有哪些行业与资产受益?

  摘要

  展望一:美国优先回归,向全球输出较大不确定性

  美国保守主义、单边主义、美国优先回归,向全球输出较大不确定性

  贸易秩序:以“大国竞争”和“国家安全”为底色的政策继续重塑全球贸易秩序,关税既是特朗普政府重要政策手段,也是其实现其他外交目的重要筹码。

  科技与产业链:通过自给自足、限制外资、强化网络安全等措施,确保美国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领先地位,以贸易手段迫使制造业产业链回流,加剧全球供应链动荡。

  全球治理:在国际事务倾向于单边主义,削弱联合国、北约等国际组织的功能和权威,全球治理碎片化风险加剧,重新评估盟友关系,调整中东、俄乌地缘政策。

  展望二非美国家汇率和资金流动存在风险

  短期“特朗普交易”聚焦于美国的通货再膨胀、风险偏好上升,国债收益率上升,股指走强,美元走强。

  政策可能推动美元走强,导致非美国家货币汇率波动上升,对非美国家的货币政策放松空间形成制约。

  中期来看,关税冲击及各国的反制措施、地缘政治局势和各国政策差异引发的资本无序流动都将对非美货币汇率形成扰动。

  对外加征关税、对内减税政策还将导致非美国家对美FDI上升,全球直接投资的资金流动格局可能发生新变化。

  展望三5%仍是202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

  必要性: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要求4.7%以上的年均经济增速。

  紧迫性:2025年制定5%的GDP增速目标有利于稳定经济主体预期。

  可能性: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两大风险进入实质化解阶段。政策发力,新动能聚力。

  预测:在内需政策加持下,投资和消费均有望回升。在地方政府化债压力缓解,基建投资有望边际抬升至5%;制造业投资9%左右;地产投资降幅收窄至-5%;社零有望回升至5.5%。出口在关税影响下,增速放缓至3%。2025年经济动能逐季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