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11月1日,随着12家公募旗下中证A500ETF获批。包括工银瑞信基金、华宝基金、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嘉实基金、大成基金在内的6家公募基金,正式集齐了“中证A系列”ETF三剑客——A50ETF、A100ETF、A500ETF,宽基指数ETF竞争的“矩阵化”趋势如火如荼。

指数火:

中证A500配置价值凸显

    刚刚过去的10月,以及行进过半的11月,什么指数站在C位?是中证A500;什么指数比较吸金?还是中证A500!

    作为A股市场新近发布的新标杆指数,中证A500发布后迅速成为当前市场“吸睛”的指数,无论是上市ETF还是场外指数基金首发,都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参与。

    数据能说明市场的火爆——Wind数据显示,宽基ETF的基金份额在10月突破万亿份关口,达1.02万亿份,环比增加939.5亿份。超900亿份的宽基ETF份额增量中,挂钩中证A500的ETF合计增加451.57亿份,成为10月被净申购最多的规模指数,截至10月底规模合计为653.34亿元。再加上场外指数基金,挂钩中证A500的指数基金合计规模已超1170亿元,成为快速突破千亿规模的宽基指数。

为什么中证A500指数这么火?从其指数构成来看,中证A500指数是从各行业选取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00只股票作为指数样本,剔除了中证ESG评级C及以下的证券,优先选取各个细分行业中的龙头公司,同时考虑了行业均衡、ESG评级、互联互通等方面,覆盖全部35个中证二级行业和91个三级行业,成分股不仅包含了传统行业的龙头,也涵盖了众多新兴领域的代表性公司,兼顾大中小盘的持股结构,中证A500的配置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另外,中证A500的极大的特点就是编制规则更加合理,在行业配置上更加均衡,整体的行业均衡能更好地表征中国资本市场,对经济的映射对比以往的指数体系有较大改善。

产品火:

第二批中证A500ETF推波助澜

    以中证A500为代表,中国的ETF投资正式从“表征指数”向着“可投资指数”迈进。中证A500ETF的发行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

    10月31日,12家基金公司集体上报第二批中证A500ETF基金,再度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11月1日,短短1天后,第二批产品就火速拿到相关批文,11月5日开启发行。

    第二批中证A500ETF再度引爆市场充分说明投资者对中证A500指数投资价值和A股市场长期发展的信心。

    而对公募基金来说,在其他宽基指数头部效应显著的情况下,中证A500这一宽基指数仍然是蓝海,所以众多基金公司拼尽全力,试图在这一宽基指数上占据一席之地。

    工银瑞信表示:“在总体政策预期依旧向好的趋势下,中证A500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可以得到整体性参与市场的机会。”

公司火:

指基大厂顺应新时代需求

    “时来天地皆同力”。近年来,国内指数基金正迎来极好的时代,也是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

    作为银行系基金公司,在其传统优势项目固收、主动权益投资的基础上,工银瑞信指数业务近年来也可圈可点。据悉,工银瑞信目前已经建立涵盖五条产品线的“指数家族”,全面覆盖宽基、行业主题、港股、多元配置以及指数增强等多个领域,为投资者提供了从境内到境外、从追求稳健到进取的全方位投资选择。

    谈及指数业务的布局思路,工银瑞信指数及量化投资部总经理焦文龙表示:“我们希望基于自己的判断,在这个市场中布局一些差异化、有特点的产品。集合公司整体投研资源的研究,布局一些有我们自己特点的、对于这个市场形成互补的产品。”

    此次中证A500ETF使工银瑞信基金集齐了“中证A系列”ETF三剑客:A50ETF、A100ETF、A500ETF。

    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工银瑞信上证50ETF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业绩分别位居同类18/146、17/130、8/115;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科技ETF近一年、近两年业绩分别位居同类9/35、6/31;工银瑞信黄金ETF过去一年业绩增长率达32.32%,位居同类7/14。晨星同期数据显示:工银瑞信中证沪港深互联网ETF今年以来业绩增长率达21.17%,位居同类10/65;工银瑞信北证50成分指数A,近一年业绩位居5/217。

    2024年已经进入后程,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陆续落地,投资者信心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底部的抬升也相对确定。放眼全世界,中国的经济增速仍然在全世界居前。在这样一个快速迭代的过程中,市场波动的本质是经济情况的一种映射,投资者或许恰恰可以利用这一条件做出更好的投资。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在少数极端市场情况下,基金投资存在损失全部本金的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请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并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之间的匹配检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