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观市 | 固态电池:研发进展不断,需求前景广阔
(来源:建信小V)
近期,固态电池概念反复走强,与之相对应的是多家上市公司在该领域的最新进展。
当前来看,固态电池概念仍是新能源产业链的焦点。行业最新进展如何?落地场景有哪些?小V带来最新分析。
1.产业链积极布局,产业化进度加快
国内产业链对固态电池研发较早,全方位布局固态电池研发,从上游原材料,到中游材料,再到电池环节,实现全产业链布局研发。
目前,固态电池正经历从0到1的过程,行业路线方面已形成普遍共识。
此外,车企与电池企业同样重视固态电池研发,进展不断。11月5日,华为公布硫化物固态电池专利;近期,宁德时代将全固态电池研发团队扩充至超1000人,已进入20Ah样品试制阶段,主攻硫化物路线的固态电池;太蓝新能源与长安汽车在重庆联合发布无隔膜固态电池产品及技术。
在此背景下,国内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度有望持续加快。
2.市场需求空间广阔
新能源汽车和低空经济高速发展,为固态电池打开需求新空间。
Wind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36.9万辆,同比增长55.2%,环比增长11.2%。各车企新能源新产品迭代迅速,也对市场销量构成有力支撑。
此外,低空经济发展中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对电池成本的敏感度低,且需求与固态电池的性能契合,或将成为固态电池重要的落地场景。

展望后市:
市场调研机构集邦咨询预计,随着全球各厂商量产竞速,全固态电池有望达到GWh级量产。
后续或将重点跟踪固态电池在航空领域的应用拓展,以及有望受益于固态电池的锂电设备厂商。
此外,布局固态电池业务的电池厂、固态电解质以及固态电池产业链其他环节的标的也有望充分受益。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不做投资推介,仅供参考。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