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300指数一直是中国核心资产的代表,也是各类投资者配置中国的重要投资方向之一。沪深300指数“由沪深市场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300只证券组成,于2005年4月8日正式发布,以反映沪深市场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沪深300ETF是沪深300指数对应的指数化场内/外投资工具,也是A股市场体量最大的ETF品种,截至目前共有25只ETF基金,规模超过万亿元。

但是,近期沪深300ETF的规模却出现了一定的“缩水”。年初至9月中旬,沪深300ETF总规模的走势与沪深300指数的走势基本一致,也就是说ETF整体的份额并没有出现大幅的变化。9月下旬行情启动,两者的走势出现了较大的偏离。在快速上涨的行情中,沪深300ETF的规模明显落后于指数的上涨。这也意味着,沪深300在这轮快速上涨的行情中有一定规模的流失。截至11月13日,规模的流失在2200亿左右,占沪深300ETF总规模的20%左右。

新锐指数中证A500同样也代表着中国核心资产,与沪深300指数之间形成一定的替代效应。而在指数设计层面,中证A500更加科学,同时对于海外投资者投资A股市场更加友好,被称为“中国版标普500”。近期,中证A500ETF产品进入密集发行的阶段,同时已上市的中证A500ETF的规模也是快速攀升,对于沪深300ETF的规模形成一定的挤压。不过,中证A500ETF需要进一步发展,仍需配套衍生品,如股指期货,期权等品种的进一步推出。对于一只成熟的宽基指数来说,配套的衍生品是不可或缺的。

图:沪深300ETF总规模 vs. 沪深300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4年11月13日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4年11月13日

本文作者:

华志贵执业证书编号:S06006230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