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专项债落地成效、地方政府化债持续推进,叠加央企市值管理指引落地实施,建筑央企有望迎来基本面改善和估值提升。

11月18日上午收盘,市场早盘震荡分化,沪指震荡反弹,创业板指小幅调整。盘面上,破净股集体爆发,钢铁、银行、中字头等多股方向走强。ETF方面,银华中证基建ETF(516950)半日涨3.8%,成分股中,中国铁建(601186.SH)涨停,中国中冶(601618.SH)涨9.76%,中国中铁(601390.SH)涨8.37%。

消息面上,11月15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要求上市公司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并结合实际情况依法合规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回归,并对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长期破净公司披露估值提升计划等作出专门要求。

国投证券认为,2024年前三季度,由于地方债务压力紧张,基建资金到位不理想,行业投资增速放缓,多数建筑企业经营承压,随着专项债发行提速和特别国债发行,Q3部分央企经营性现金流环比改善。目前,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已发行完毕,叠加央企市值管理指引落地实施,建筑央企有望迎来基本面改善和估值提升,看好未来建筑央企内在价值提升和市场回报表现。

银河证券表示,央国企改革有望引导相关基建企业提升盈利能力:新国九条对央国企改革提出了提高企业盈利的具体要求,其核心在于推动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协同效应。同时,新国九条还强调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通过提高董事会决策水平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强化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激发企业活力。基建行业有望受益于央国企改革和并购重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