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节点,哪类资产机会更大?
(来源:浙商基金微视界)
今年以来A股市场今年可谓是跌宕起伏,前8个月,市场在震荡中磨底,从9月中旬起市场陡然急转大涨。从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来看,近三个月计算机、非银金融、电子涨幅高居榜首,涨幅分别为73.57%、55.28%、49.49%(2024年8月13日-2024年11月13日)。债券市场上半年走出了超预期的大牛市,债券市场发行量增长,收益率波动下行,信用风险收敛。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接下来,哪类资产会是香饽饽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宏观:
10月出口同比12.7%,创年内新高。环比为1.8%,显著超季节性。主要和9月数据低于季节性有关,因为9月有两次台风影响长三角地区,导致运输排期延后。10月集装箱吞吐量增速高于9月,其中可能包含9月台风扰动后的回补。
中期来看,中国出口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国外政策风险。但短期来看,在未来一个季度外贸“抢出口”逻辑的确定性相对较高。
10月CPI同比增长0.3%,相较9月0.4%小幅下降。环比下降0.3%,弱于季节性。
食品和能源价格是主要拖累。10月食品CPI环比下降1.2%,其中猪肉、鲜菜、水产品和鲜果价格环比分别为-3.7%、-3.0%、-2.0%、-1.0%,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2%,占CPI总降幅七成左右。汽油价格环比-1.5%,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05%,占CPI总降幅两成左右。10月食品和能源价格环比都弱于去年同期,给CPI造成拖累。
11月8日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消息整体基本符合预期。但在其它方面包括地产收储和消费方面略低于市场预期,但是财政部长对市场进行了预期管理,发布会强调“目前我们正在积极谋划下一步的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具体方向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二是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拓宽投向领域,提高用作资本金的比例。三是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四是加大力度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品种和规模。五是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加强对科技创新、民生等重点领域投入保障力度。
海外:
美债收益率在10月出现较为显著的上行,十年美债收益率站上4.4%,主要可能有以下几个因素:①9月美国就业超预期走强,新增非农就业人数25.4万(市场预期15.0万);②美国零售销售数据走强;③美联储官员讲话接连表达了偏“鹰派”信号。10月21日,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以及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三人均表示支持放慢降息。④特朗普当选以及横扫的预期上升。特朗普在经济政策方面仍然主张“减税+关税”的政策组合,对应更高的经济增长、债务增长和通胀前景,对美债利率上行有较强支撑。
美债收益率可能已经有所超调,因为当前10年美债利率明显超出了中性利率水平。10年美债名义利率在4.3-4.4%左右,明显高于美联储9月经济预测的长期政策利率中值的2.9%;10年美债实际利率超过2.0%,明显高于纽约联储最新预测的“中性实际利率”的1.2%。其次,10年美债利率在首次降息后的反弹幅度远超历次降息周期,本轮10年美债利率自美联储首次降息后回升了超过70BP,明显高于1995年“软着陆”情形的反弹幅度的40BP。
亚债,投资级别表现更接近美债,高收益表现稍好因为定价美国经济不着陆预期。
固收:
10月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基本在2.10-2.15%之间窄幅震荡。月初受到股债跷跷板影响,股市见顶债市收益率缓慢下行;下半月经济数据公布好于前值,叠加市场对于后续财政政策预期,债市收益率震荡上行。利率债表现优于信用债,主要是理财赎回影响,以及对于后续债市的担忧使得机构行为上更加偏好利率债。
后续资金面取决于两方面,一是财政增量政策中政府债的发行规模是否导致年内的发行高峰,二是央行明确降准配合,所以资金面整体可能趋向中性的状态。
利率债方面由前三季度的单边下行转为四季度震荡市的概率更大。
信用债方面利差有修复空间,但到年内低点比较困难。负债端还没有完全修复。
风险资产方面:
A股:随着政策转向,增量资金入市,成交量放大,看好A股的配置价值。TAA(战术资产配置)层面可以重点关注;行业方面看好半导体、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成长板块。
港股:中长期配置价值不高,TAA(战术资产配置)层面可以进行参与。
美股:大选落地,从历次大选结束后来看美股有望继续上涨,但中期由于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较大,美股波动可能上升。
黄金:短期由于美国大选落地,大选前的不确定性下降,黄金短期有波动风险。但长期来看,去美元化+全球央行继续购金,看好黄金的配置价值。
除特别标注外,其余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年11月13日。
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材料仅为宣传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人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投资基金应当通过基金管理人或具有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其他机构购买和赎回基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单详见基金管理人网站公示信息以及相关公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以上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随着市场变化今后可能发生改变。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