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荣基金李延峥:新形势下半导体投资
(来源:富荣基金)
随着美国大选尘埃落定,国产半导体自主可控议题持续火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进一步获市场关注。
特朗普2.0对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影响
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内就对我国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制裁和打击,试图限制我国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此番他再次上台,可能会继续加强对我国科技领域的打压,进一步限制对我国的芯片出口、AI技术转让和尖端人才交流,这将会对我国科技领域的供应链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甚至影响中国在全球科技产业链中的地位。
在富荣基金的基金经理李延峥看来,特朗普当选对我国半导体产业链的影响定性来看大概率是短空长多。
中短期来看,我国半导体企业将面临较为严峻的生存环境。拜登时期美国虽然与日、韩、荷兰等国建立芯片同盟,但在缺乏强约束的背景下,这些国家对国内的限制也比较松散,甚至中美企业间仍有不少合作。未来在特朗普全面性的关税“大棒”前,预计我国半导体与全球产业链的脱钩将更为明显,短期对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将造成一定的扰动。
长期来看,国内有“举国体制”调动资源的制度优势以及占据全球三成半导体需求的广阔市场,目前国内政府、产业链上下游已对半导体国产化有了充分一致的共识,外部打压将会加速国产化的进程。同时随着半导体国产化的加速,越来越多便宜优质的国产芯片供应或将出现并挤占原来美国半导体公司的市场份额,美国制裁的负反馈也将出现。
展望后市,李延峥认为,科技自立自强是长期主线。国家领导人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半导体和基础软硬件产业的安全可靠,对于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强大的科技实力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基础。无论外部国际环境如何变化,科技进步和自主可控都是现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方向之一,值得长期重点关注。
新形势下的半导体投资
在李延峥的半导体投资框架中,半导体产业有其周期性也有其成长性,中短期会受经济周期、技术周期、产品周期等影响,但拉长来看半导体产业是一个长期震荡向上的产业,其中创新是其成长的核心驱动力。
谈及具体的科技投资,他认为,对于增量领域、成长方向的研究应该是重中之重。国内半导体的成长逻辑拉长来看核心围绕创新和自主可控,其中创新的载体每一轮都有不同。如:2013年~2017年的智能手机,2019年~2021年的新能源车,再到本轮2023年开始的AI人工智能浪潮。而由于拜登政府对国内人工智能芯片的封禁,现在对国内AI产业的核心制约聚焦在GPU以及存储HBM颗粒的生产制造领域,尚需依赖国内晶圆厂的突破。
至于需求端,国内和海外有非常大的不同,海外主要由互联网厂商主导,其驱动力是市场需求,而国内则主要依靠三大运营商、政府智算中心以及国内互联网厂商,其驱动力更多依靠国央企以及政府投资预算,偏行政属性。
李延峥指出,国内半导体产业长期成长的另外一个核心驱动力则是国产替代。2019年~2023年我国基本已解决了中低端芯片以及大部分消费电子场景的卡脖子问题,同时在半导体设备领域也完成了很多28nm以上成熟制程设备的替代。低垂的果实摘完后,国产替代也进入了“深水区”,需要向更高价值量、更先进的制程去进军。
从半导体周期维度来看,每轮产业周期时间维度在3~5年之间,通常上行1~2年,下行1~2年。从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速指标来看,本轮周期向上的拐点在2023年5~6月,上行至今差不多一年半左右时间,从时间维度来看已处于中偏后期。李延峥指出,投资维度周期越往后走,对于价格敏感度较高、供需格局较差的产品需要保持相对的警惕,尤其在半导体周期下行期,如果伴随美国制裁的加剧,则可能会对产业公司的股价造成较大的伤害,这块未来可以更多去关注上市公司并购做大份额的逻辑。
综上所述,在特朗普2.0的新形势下,自主可控叠加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浪潮下,国内先进制造、先进封装的需求在快速提升,优选研发驱动型的公司。同时从周期维度要对价格敏感度较高、供需格局较差的产品环节保持警惕。长期视角下,国内有举国体制优势以及广阔的需求土壤,对国内半导体产业充满信心。
风险提示:1、本材料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本公司及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本材料所包含的信息或建议在本文章发出后不会发生任何变更,且本文章仅反映发布时的资料、观点和预测,可能在随后会作出调整。2、材料中的资料、观点和预测等仅供参考,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