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裕

11月21日,证监会网站显示,易方达基金、银华基金、天弘基金、南方基金、华泰柏瑞基金、鹏华基金、平安基金、兴业基金已集体上报上证180ETF。投资快报记者留意到,这是继华安上证180ETF、也是上证180指数官宣优化指数方案后,该类产品首度迎来扩容。

上证180指数编制修订

11月1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同时发文称,为更好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核心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公司日前宣布对上证180指数编制方案进行修订,并将于2024年12月16日正式实施。

公开信息显示,上证180指数于2002年7月发布,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早期发布的指数之一,由沪市规模大、流动性好的180只证券组成,定位于反映沪市大盘蓝筹公司的整体表现,是最能反映沪市全貌的成份指数。

指数发布时,沪市上市公司仅700家左右,为反映当时沪市市场结构,指数采用基于自由流通市值占比分配各行业样本数量的方法,使得样本数量在行业分布尽可能与沪市上市公司情况保持一致。近年来,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产业持续转型,沪市上市公司市值结构、行业分布、板块特征逐渐发生变化,目前沪市上市公司已有2268家,其中科创板公司达到577家,原编制方法具有进一步优化空间。

从本次修订内容看,一是采用流动性筛选与市值排序相结合的选样方法,进一步提高样本市值覆盖度,增强指数表征性;二是设置个股、前五大样本权重上限,新增行业均衡规则,使得样本一级行业合计权重分布与样本空间相应行业自由流通市值合计占比保持一致,进一步提升指数对宏观产业结构变革、沪市公司行业分布的代表性;三是引入ESG可持续投资理念,剔除中证ESG评价结果在C及以下的上市公司证券,降低样本发生重大负面风险事件概率。

投资快报记者留意到,按照原编制规则,上证180指数覆盖沪市市值的62%,营业收入的64%,分红的75%,净利润的82%。按照新的指数方案测算,与原有指数的重合度较高,重合的成分股有162个,重合的权重超过80%。这意味着调整方案的实施难度较低,不会对市场造成剧烈波动,同时也为相关基金产品的平稳过渡提供了保障。优化后的指数样本对沪市市值覆盖度提升至65%,进一步增强了上证180指数对上海证券市场的表征性。

此次调整提升180指数科技成长行业权重,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从权重分布来看,优化后的指数有效降低金融行业、主要消费、公用事业、能源等传统行业权重占比,以信息技术、医药卫生、工业、可选消费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所在行业权重明显提升,且科创板所占权重显著高于调整前上证180指数。在行业中性的规则下,180指数得以紧跟时代变迁,从行业层面和沪市保持一致。

8家公司集体上报上证180ETF

记者在中证指数网站查询中发现,相较于其他主要指数,上证180指数波动较为稳定,跌幅较小。以近一年为例,上证180指数涨跌幅跑赢了同为跟踪上证指数的上证380等。但目前只有5只基于上证180指数的基金产品问世,分别为华安上证180ETF、交银上证180公司治理ETF、华宝上证180价值ETF、国泰上证180金融ETF、工银瑞信中证180ESGETF。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1月20日,上述5只ETF合计规模已达257.91亿元;当中仅华安上证180ETF为场内上市基金。不过,这样的局面即将有所改变。11月21日,记者从证监会网站获悉,南方基金、天弘基金、鹏华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平安基金、兴业基金申报了上证180ETF,证监会方面已接收材料。此前,易方达基金、银华基金申报的上证180ETF材料也于11月被证监会接收。

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公司积极上报ETF产品,一方面是基于公司产品线战略的全覆盖布局,另一方面也是看好该指数的未来表现。上证180指数修订后,新质生产力行业以及科创板权重增加,指数收益率、市值覆盖度均提升,指数表征性和可投资性增加,将成为沪市标杆性代表指数。

华安基金表示,上证180指数编制方案的优化是基于市场发展和投资需求的一次重要优化调整,更能体现其“一键配置沪市核心资产”标签。优化后的指数在保持上证180指数大盘蓝筹特点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对于上海市场的覆盖度和代表性,代表了我国经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在未来,这一优化有望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推动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