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上升,钢铁ETF收涨3.04%
受益于2016年供给侧改革成果,大部分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可用现金、未分配利润等指标优良,股价明显低估。
12月2日,市场早盘震荡拉升,午后维持高位震荡,三大指数均涨超1%。板块方面,海南、人形机器人、汽车整车、影视等板块涨幅居前,银行等少数板块下跌。截至收盘,沪指涨1.13%,深成指涨1.36%,创业板指涨1.42%。ETF方面,国泰中证钢铁ETF(515210)收涨3.04%,成分股中,马钢股份(600808.SH)涨停,重庆钢铁(601005.SH)涨4.7%,华菱钢铁(000932.SZ)涨4.54%。
消息面上,国家统计局11月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上升,且连续2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8%,与上月持平,表明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稳定扩张。
民生证券表示,12月将有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对今年的经济进行总结,和明年经济工作进行部署,关注会议传递的政策方向,增量利好政策有望进一步推出。当前板材需求仍有韧性,库存加速去化,价格表现相对建材较强,而原料端铁矿库存较高,后续关注钢企板材利润恢复情况。
此外,11月15日,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对主要指数成分股制定市值管理制度、长期破净公司披露估值提升计划作出专项要求。财信证券认为,目前A股长期破净公司主要集中在银行、非银、地产、钢铁、建筑、交运等六个传统行业,随着市值管理新规落地,预计上述行业有一定估值修复空间。
华创证券指出,虽然近期行业盈利差,但受益于2016年供给侧改革成果,大部分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可用现金、未分配利润等指标优良,股价明显低估;钢铁板块破净公司集中,多家破净公司主动维护市值,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多家公司已发布或实施回购计划,主动发力维护市值;钢铁行业即将迎来反转拐点。史上最大规模化债以及地产扶持政策陆续出台,下游需求将明显改善。前三年行业盈利持续下滑,中小企业开始出清,行业格局持续优化。供需同时发力,拐点即将出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