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笔记250107:奇盛付伟琦路演纪要
这是草根调研第92篇调研笔记
一句话亮点:看好A股中期机会,但可能面临波折
(路演时间2025年1月7日,奇盛基金)
一、24年情况
24年定性不是特别好的投资感受,对未来市场机会比较看好。
从21年到24年,很多行业跌了3~4年,困境反转的行业变多了。
我们投研配置人多,人均管理规模只有2亿,增加了消费医药汽车新能源等等方向。21年没有配置这么多人员在这些领域,因为当时高估。而现在有比较好的潜在机会。
从投研角度,没有采取研究员给基金经理推股票的模式,考虑人员磨合时间,所以人员配置前置于市场机会。
从25年看,如果有合适的研究员,能力积极性,继续扩张,需要投入精力看的领域是不断变多的。
二、未来市场观点
1.A股和港股公司,可能迎来有史以来最好的时期
企业ROE持续收缩,过去21年以来地产,自上而下收缩性政策,未来高增长领域已经很少,绝大多数行业低增长周期。很少有人能实现弯道超车,行业格局相对稳定,大家的扩张变得有序。展现到企业现金流就是逐级放大和转折。过去赚10亿,新增资本开支20亿要继续融资,现在赚20亿,新增资本开支10亿。增加对供给的研究,而非需求。需求只是决定方向,需求的转折。股票潜在的弹性来自对供给的分析,供需从松变紧的变化,从收入到利润到经营性现金流,自由现金流,分红率,逐级放大的过程。就如港股互联网公司,在过去1~2年展现了这样的趋势。
股票估值分位,偏低,但是不是最低。
现在公司分红能力和回馈股东的意愿都是最好的阶段。
从18年开始,高端制造领域有显著突破的现在面临巨大海外增长的空间。
2.中期视角机会显著,但是面临波折
过去几年通缩的环境被政策扭转,传导到企业盈利本身,需要1~2季度甚至更长时间传导,政策真空期市场有波动。
政策会考虑和美之间潜在的风险,关键时刻做对冲的考虑。
部分收入在海外,不可避免被海外利率影响
三、看好的方向
1.内需
有压力时候在供给侧发力是过去通常使用的手段。
我们更需要解决需求的问题,从需求侧入手是新时期的命题。
研究更多看供给,消费医药航空运输快递面板存在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未来更多看价格指数企稳,扭转通缩。
内需相关的领域。
2.新兴
机器人,智能驾驶。产业角度比较容易有效发展的方向。
智能驾驶向10~20万的车普及,对这个行业有比较大的推动。
电动化时代我们过去是领先的,智能化已经成为购车的重要考虑因素。
机器人与智能汽车非常强的共性,普及的速度快,供应链成熟。
3.出海
出海短空长多,头部企业优势将扩大
关税是难以回避的问题
关税不是目的,而是制造业回流的手段
会成为一个门槛,跨的过去的会获得更多的份额,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放大效应,真正能走出去的,去美国生产运营的公司,变成真正的跨国公司,推动有优势的公司成为全球企业,带来更大的投资机会。
四 Q&A
共13个问题,涉及恒科、红利、AI、仓位和择时等,可加入星球查看
(转自:草根调研)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