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破百亿,消费复苏背后的投资机遇
据网络平台数据(灯塔专业版),《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就在刚刚突破10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破100亿的电影,跻身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前3,全球影史票房榜第17。同时,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13日14时43秒,观影人次破2亿,成为中国影史上首部观影人次破2亿的电影。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佳绩不仅展现了中国文化产品的吸引力,也映射出中国消费市场的旺盛活力。这一票房火热的现象,也是春节消费市场复苏的一个缩影。
昨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在2025年这个春节里,我们从身边感受到中国消费市场展现出了复苏势头。从旅游热潮到零售业,再到多国免签政策的实施,再到像影院票房井喷,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内需的扩张,为经济的稳步增长注入了新动力,更坚定了投资信心。
春节消费数据解读
2月7日,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2025年春节节日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1%,消费市场实现平稳开局。
电影市场的火爆不仅带动了票房收入,还促进了周边餐饮、购物等消费。据商务部统计,2025年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1%,其中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分别增长9.9%和12.3%。春节期间,全国餐饮企业预订量同比增长25%,预制菜销量增长超过50%。
据媒体报道,春节期间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火热开展,汽车、家电家居、手机等数码产品等以旧换新销售量达到860万台(套)、销售额超过310亿元,家电、手机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约166%、182%,手机等数码产品成为今年春节“新年货”,消费市场活力有效提升。
在旅游方面,文化和旅游部2月5日公布2025年春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非遗体验、文博展览等活动受到广泛关注。美团数据显示,“非遗”搜索量同比上涨212%,博物馆过大年成为热门选择。文化艺术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6.3%,文艺创作与表演服务增长83.9%。这一增长不仅反映了居民出游意愿的增强,也显示了旅游消费市场的复苏和增长。
消费复苏背后的坚实经济基础
春节消费的增长,不能忽略经济背后更坚实的基础。
2024年开始,中国汽车行业迅速崛起,德意志银行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的领导者。这一成就的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在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和市场拓展方面的全面突破。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是中国汽车行业崛起的关键。另一方面,中国汽车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显著提升。根据媒体报道,中国汽车行业2023年以522.1万辆汽车出口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后,2024年凭借641万辆的成绩蝉联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排在第二的日本出口量为421万辆。
人工智能方面,2025年度春节发布的低成本人工智能系统deepseek,标志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突破。这一系统的发布,不仅降低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门槛,也为多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将推动多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例如,在制造业中,AI技术可以优化生产线、提升生产效率;在服务业中,AI技术可以改善客户体验、提高服务效率。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迭代,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将加速推进,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政策引导和支持,为中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制造业龙头为什么会崛起?我们曾在2018年的时候就预判到:中国拥有工程师红利,高学历的人才越来越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以工程技术人才为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企业会呈现明显的比较优势。虽然与美国相比,在高精尖科技方面仍有差距,但中游制造环节效率提升和持续的研发投入会使得一些企业在一些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比如中国的电动车领域一定会引领全球,因为中国有巨大的规模优势,制造业很强调规模,有一个非常庞大人口和市场作为基础,还有一批企业家在努力。此外不能忽视研发创新驱动,优秀企业在研发的投入越来越重视,布局也越来越体现出效果。
所以,中国进出口的规模和在国际贸易中的增加也是进步明显的。根据德银最新的一份报告,在国际贸易的主要类别中,中国在多个类别中都在增加市场份额,除了服装这一领域的出口份额比2010年相比有所降低之外。另外从统计数据上我们还能看到,像汽车(automotive products)、运输(transport)这些类别在20年前几乎是没有什么出口份额的,但现在已经有10%左右的全球市场占比。
中国的出口份额


前期外资低配
近期集体看多中国资产
去年8月,瑞银曾发布一份报告,该行追踪的800多只外资主动型基金2024年第二季的中国股票持仓仍显著低配,较基准指数低2.4个百分点,全球前40大投资者(包括主动型及被动型持股)对中资股的持仓水平在去年第二季度末的时候创十年低位,即与2014年时差不多。
但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外资机构发生看好中国资产。美国银行的策略师们建议做多中国股票,因为他们预计与美国的贸易和技术战不会升级。高盛发布研报称,DeepSeek的崛起,为中概科技股带来了中长期价值重估的机会。同时强调,目前中国的政策周期已经从预期过渡到实施阶段,细节和行动是接下来稳定增长和支持企业盈利的关键要素,并将推动股市进一步上涨。高盛维持对MSCI中国指数的超配评级。
德意志银行发布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改善以及技术革新带来的生产率提升,将推动A股市场继续走牛。这些机构认为,中国股票的“估值折价”将逐渐消失,消费支持政策和金融自由化可能导致盈利能力超出市场预期。
同时德银还在报告中强调,目前MSCI中国指数的交易估值比全球指数都低,且接近其估值范围的低端,而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的扩张,这种估值折扣将在某个时刻回归为溢价,并迫使投资者在中期内不得不迅速转向中国,这将出现难以在不抬高股价的前提下买到中国股票的情况。德银称,全球投资者普遍低配中国资产,未来需要调整投资组合,以避免错失中国市场的增长机会。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