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壮大耐心资本的现实逻辑与可行路径(图)
转自:天津日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耐心资本是致力于长期投资,以长期投资回报为追求目标,对投资风险和短期市场波动有较好耐受力的长期资本。由于长期投资面临高风险和流动性短缺等问题,耐心资本一直以来较为稀缺。大力发展耐心资本,有利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一、耐心资本“耐”在哪里?
耐心资本之“耐”,在于追求长期价值回报。为投资项目提供长期资本支持,是耐心资本区别于短期资本和投机资本的一个重要特征。短期资本投资往往选择“短平快”项目,耐心资本则基于分析创新项目的潜力和市场前景对创新的价值实现作出综合判断,旨在获得长期投资收益,不受市场短期波动的影响,持续跟踪和赋能创新项目,耐心等待创新价值实现。
耐心资本之“耐”,在于耐受创新的风险。耐心资本注重的是全产业链投资,从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覆盖并影响着产业化的全过程。创新的不确定性,以及技术从初创到成熟阶段市场接受的不确定性,都使得耐心资本投资面临高风险。这对于捕捉创新潜能和将创新成果应用于生产和服务,从中获得创新收益机会并及时给予耐心资本支持的投资者而言,都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耐心资本之“耐”,在于耐受短期市场价值波动。对于一项技术创新而言,形成新产品和新服务并逐渐被市场认可和接受,最终产生经济效益是理想状态。但这一过程不是一个持续可预见的稳定过程。可能由于创新失败,导致由种子期向初创期过渡过程中断,致使项目价值归零;或是初创期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得不到市场认可导致再创新周期延长引起市场价值波动,这要求耐心资本应对市场价值波动拥有较高的容忍度。
耐心资本之“耐”,在于耐受部分投资项目的外溢性。耐心资本往往将社会责任纳入决策参考变量中,投资那些环境治理、资源利用等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技术创新形成的部分产品和服务具有较强的外溢性,而且会牺牲短期利益,这也是短期资本不愿介入的原因之一。
二、培育壮大耐心资本的现实逻辑
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需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正在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驱动力量。短期资本使得“技术创新—金融介入—成果产业化”创新生命周期链条异常脆弱。耐心资本通过赋能科技和产业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从整体上看,以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为代表的长期资本汇聚了各类技术创新信息,具有良好的创新潜能识别能力,通过长期稳定的资本投入和创新资源服务对创新企业提供帮助,增强企业创新实现预期。
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是优化金融结构的现实需要。长期以来,银行业在我国的融资规模和资产规模上均占绝对优势。银行信贷融资通常要求提供抵押品,对于轻资产的创新企业几乎不可能实现。银行与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惯于进行股权投资的长期资本相比,在创新成果转化识别能力方面相对较弱,不擅长长期投资。耐心资本对市场风险和短期价值波动的耐心,对投资及其创新收益不确定性的包容,可以克服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在“短平快”项目上的融资偏好,成为优化金融结构的现实需要。
耐心资本是稳定科创市场的重要砝码。耐心资本凭借其自身专业的产业知识储备、高度专业化的内部分工体系、精准的创新项目筛选能力和精细化的投资管理,可为原始创新或企业初创阶段提供全方位的赋能服务。同时,耐心资本拥有的利益绑定激励措施和投资风险组合能力,可以降低原创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失败对企业市场价值的扰动。此外,耐心资本给企业以稳定的创新预期和专业化投资服务,支持科技创新、技术应用与推广活动,从而成为稳定科创市场的重要砝码。
三、培育壮大耐心资本的可行路径
为培育壮大耐心资本作出合理的顶层设计。培育壮大耐心资本要坚持党的统一领导,以提高和改善人民福祉为核心,以服务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为原则,作出合理的顶层设计。既要发挥资本财富增值的积极作用,又要抑制资本因其噬利性而无序扩张的消极作用,真正做到以人民福祉为核心。探索由国有资本牵头成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积极筹集政府性基金,一是投资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教育、养老等外溢性较为突出的技术创新项目,二是解决支持技术创新的原创知识生产的资金需求。同时,把耐心资本作为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的发展和实现金融强国的重要杠杆,以服务于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为原则,投资影响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实施的“卡脖子”基础项目,重点破解涉及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成为实现强国目标的重要金融支撑。
把培育壮大耐心资本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规划为导向,引导长期资本投向技术原创领域,运用减免税、财政补贴等手段鼓励机构投资者投早、投长、投小、投硬科技。同时,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依照创新生命周期与金融的关系,形成股(票)、债(券)、保(险基金)、贷(款)体系化金融支持,规范在创新初始阶段入驻耐心资本的市场退出规则,避免违规减持行为。另外,应加强对创新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知识产权市场,使创新者能够充分享受创新红利,明确耐心资本的投资预期,使有能力和愿意长期投资的资本在国内能留得住,国外的长期资本愿意投到国内来。
把提升投资主体金融素养作为培育和壮大耐心资本的基础。金融素养为长期投资提供认识基础。当前,耐心资本较为稀缺,很大程度上是投资者金融素养不高导致的结果。金融素养能帮助投资主体更理性地分析市场周期、企业基本面和复利效应,理解长期价值,识别和管理波动性、流动性等投资风险,避免因短期波动而恐慌性抛售,从而减少短期投机行为,增强持有长期资产的信心,形成耐心持有的习惯。探索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分支机构牵头,专业监管机构和各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高校等参与,通过公共宣传等推动金融素养教育,普及金融知识,克服以热钱赚快钱的思想,树立中长期投资理念,形成社会层面的协同效应,引导社会资本流向长期产业。
(作者分别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均为京津冀新兴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为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天津市社科规划智库专项课题阶段性成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