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元宝抱紧DeepSeek大腿,10天反超字节豆包上位
2月22日,腾讯的AI应用元宝,超越豆包,下载量反超了字节的豆包,升至中国区苹果免费APP下载排行榜第二。
DeepSeek继续位居榜首。
此前,腾讯元宝上线较晚,推广力度有限,用户量被其他大厂拉开明显差距。
据QuestMobile数据,截至2024年12月,字节旗下豆包月活量达到7523万。而腾讯元宝只有211万,仅排名第八。
但DeepSeek的惊艳亮相,带来了AI模型平权,短短20天时间,就彻底洗牌了整个AI行业。
自2月13日腾讯元宝上线了DeepSeek R1模型后,腾讯元宝在iPhone免费应用排行榜上的排名,从200多名,一路跃升至现在第二,走出一条靓丽的上升曲线。
我们特意问了下,DeepSeek R1怎么看待元宝反超豆包,这种情况会持续吗?
DeepSeek技术加持,性能与功能的代际突破
“满血版”DeepSeek-R1的深度整合。
腾讯元宝接入了DeepSeek-R1 671B满血版模型,其参数规模达6710亿,完整保留了原始训练数据的知识图谱和专业能力。
相较于豆包仅依赖单一模型,元宝通过“混元+DeepSeek”双模型策略,覆盖了从深度推理(如法律咨询、代码生成)到快速响应(如实时搜索)的全场景需求。
例如,用户上传论文时,元宝可生成思维导图并关联微信读书的参考文献,而豆包仅能提取文字摘要。
高频迭代与功能创新
自2025年2月13日起,元宝以每周两次重大更新的速度快速进化:
2月13日,接入DeepSeek-R1满血版,同时支持混元和DeepSeek两大模型;
2月17日上线混元T1深度思考模型;
2月18日,紧急调用元宝支持微信搜索;
2月21日实现图片多模态理解(关闭联网后仍可解析图片内容);
还同步整合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生态内容,避免通用模型的“幻觉”风险。目前,元宝内的所有模型,都已支持理解图片、解析文件、联网搜公众号、从微信上传文件。
这种敏捷开发能力远超豆包,后者因内部流程复杂导致技术迭代滞后。
微信生态的“核动力”协同效应
流量精准导流与数据闭环。
当微信搜索灰度测试DeepSeek时,腾讯将未覆盖的用户直接引导至元宝下载页面,借助微信10亿+用户池实现低成本获客。
此外,元宝生成的内容(如旅游攻略)可直接分享至朋友圈,形成“入口-功能-传播”闭环,获客成本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1/3。
全场景生态联动。
元宝与腾讯文档、QQ浏览器、企业微信等产品深度绑定,腾讯文档用户可一键调用元宝的会议纪要提炼功能,QQ浏览器搜索结果页默认关联元宝的“深度解析”按钮。
这种生态协同使元宝从工具升级为“生产力中枢”,而豆包虽背靠抖音,却仅停留在浅层流量分发。
2月21日,腾讯旗下战术竞技手游《和平精英》将接入DeepSeek,为数字代言人“吉莉”注入人工智能。
快速响应与资源倾斜
元宝自2月15日起在微信、B站、知乎等平台发起大规模广告投放,甚至承包百度“DeepSeek”关键词广告位,强化用户心智。
同时,通过“口语输入自动转文字”“图片理解零门槛”等功能降低使用门槛,吸引非技术用户。
字节跳动的战略失误,豆包在2024年12月,曾以7523万月活领先,但因未能及时接入DeepSeek,技术代差逐渐显现。
字节CEO梁汝波承认“对DeepSeek爆发反应滞后”,而内部AI团队调整(如原谷歌DeepMind高管接管基础研究)进一步拖慢进度。
AI竞争格局的重塑
高盛研报指出,AI应用竞争已从单一技术比拼转向“模型+场景+流量”的三维战争。
腾讯通过开放合作,例如接入DeepSeek,与生态整合,验证了“快鱼吃慢鱼”的互联网法则。
而字节虽重金投入,却因封闭技术路线和低效决策错失先机。
未来,AI应用市场的胜负手将更依赖生态协同与用户体验的持续优化。
DeepSeek的接入是元宝逆袭的核心驱动力,但腾讯的生态协同与快速迭代能力才是其超越豆包的底层逻辑。
结语
产品的归产品,模型的归模型。
一个月前,元宝才从腾讯TEG(技术工程事业群)划归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负责人由原TEG副总裁、腾讯混元大模型负责人蒋杰(Zeus)变为腾讯会议负责人吴祖榕。
此前,吴祖榕带领腾讯会议,创下一个惊人的记录,仅用时245天,从冷启动到用户突破1亿大关。
可吴祖榕大佬,可能也万万没想到,借力DeepSeek,腾讯元宝在他手上,不到2个月,下载量就反超了字节的豆包。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来英雄得自由。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