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的小创业,在小红书发生
凤凰网科技 出品
作者|赵子坤
编辑|董雨晴
借助AI工具,爱好也能落地成产品
因为一条“一起开发一款调酒App“的零粉丝笔记,一款社区共创的调酒App诞生了。
00后鸡尾酒爱好者阿越没想到,自己发出的第一条笔记就“爆”了。起初只是发现调酒爱好者普遍面临配方分散、资料难寻的痛点,试探性发了这样一条“试水”笔记,没想到得到了小红书社区的热烈反响,零粉丝的账号首条笔记就破三千赞。
一个月内,他就汇集了同样爱喝酒的“云股东”们的建议,借助AI工具,把想法落实成了产品。“如果没有这么多的用户来支持这件事情的话,一个人是没有动力的。”阿越说,是小红书用户们给了他极大鼓舞。
再加上使用AI工具加速开发流程,开发一款自己的产品这个“梦想”好像没那么遥不可及了,也能用社区的力量,将小众兴趣变成大众惊喜。
当下,AI工具降低了写代码的门槛,重新激活了开发者圈层,更多有想法的“跨圈”创作者带着丰盈的创意,涌进了小红书。
据官方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小红书站内已有近万名活跃创作的独立开发者,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超过5亿,近一年独立开发相关内容发布增长146%,小红书上科技相关内容发布量半年内增长近150%。
甚至,高中生、编剧、设计师、博主.....这一批独立开发者们不再局限于技术出身,他们身份多元,想法多维,也因此带来了更丰富的开发思路。
由于本身就是深度浸润在小红书社区的用户,许多垂直且细分的生活小观察也在这个生活分享社区被提炼出来。
播客“硬地骇客”的两位主理人,观察到用户会在小红书上发播客笔记,判断这是一门百万ARR规模的生意,于是开发了一款专门用于AI播客总结的应用「PodWise」;写作者出身的@赵纯想 把当代人“手机先吃”的习惯,变成一款用AI做饮食记录的「胃之书」;养宠人士Alex汇总了小红书上大家分享的宠物友好小地图,养宠人的生活指南「考骨地图」由此诞生……
生活中的每个需求都能在小红书上被开发者重做一遍。曾经大而全的开发思路在转向更细分、垂直、极致的开发,这一代的独立开发者,抓住各种细分、多元的生活需求,将其落地成AI产品灵感。
AI工具的日益成熟,更突显了人类在“规则之外”的灵感可贵。AI带来的“技术平权”,也放大了“人”的独特审美和脾性。
就像在小红书社区,模仿类内容一定不是流量最好的,那些真实的随手分享,能激发大家讨论欲的内容,哪怕粉丝规模小,也能获得积极反馈。
这正是新一代独立开发者们能够在小红书快速“冷启动”的原因:只要产品够吸引人,小体量账号也能跑出爆款。
小创业时代,正在到来
资金、团队、市场调研、前期测试……在传统创业时代,从创意到实际落地,中间需要跑通的链条太长了。曾经,创业者们怀抱一个idea,还要花费大量时间走访调研,研究市场PMF,做详尽的可行性报告,评估投入产出比。
在今天,独立开发者不会再把开发产品当作很“重”的一门生意。可以先有一个模糊的想法,甚至是不太成型的念头,都可以抛进潜在用户池,听一听真实的回响,还能边做边迭代,号召“云股东”在线共创。
数据显示,在小红书上有超过 90%的开发者一年不只开发一款应用。
除了AI这对外置的钢铁臂,作为3亿人的生活方式社区,小红书上聚集了一批有审美和品味,又热爱分享交流的高质量用户——他们也是独立开发者们“零启动”最好的小创业搭子。
“小红书的用户质量还是很高的,他们一般不会随便乱写评论给你,还有很多自己对这个产品的思考,并且结合了自己的一些需求。”创意专注工具Focus Flight创始人Una说,他们在小红书上收集了大量意见,甚至还有用户专门发来超长邮件提反馈。
有人希望加入@好友 机制,有人想要发起餐食反馈,还有的想要机长和空姐的语音播报……Una把反馈整理进文档,时不时翻出来看看,有没有能改进产品的地方。
过去几年间,“活人感”十足的小红书社区,滋养了反馈感、互动感极强的社区文化,比如“听劝”——应用在产品开放上,同样是一种很讨喜的用户调研姿态。
#独家开发听劝日记 的标签下,能看到诸多独立开发者们在积极和“原始股东”们互动。
做打卡类App DayMark的 @Kenny 做产品,听进去了“momo”的建议,坚持极简风格;“小鸡专注”的版本更新,采纳了更多爱猫咪的用户的呼吁,拓宽了小动物版图;双人类成长类App @TheGame和小伙伴们 则发起了挑战用户100条建议,认为“好的产品不是设计出来,而是长出来的”……
在衣食住行等大需求被巨头公司基本分割结束的今天,对独立开发者而言,切得足够垂直,也是一种不被“吞没”的生存策略。找到合适圈层,解决细分问题,就会有人买单。
“你无法满足所有用户,但你可以找到和你同频的用户,服务好他们就可以了。”@Kenny 做产品说。
从这个意义上看,一块能够检验创意“酸碱度”的合适土壤,尤为关键。从验证产品可行性,找到“云股东”冷启动,到根据用户使用体验迭代版本,甚至再到直接商业化变现,都能在小红书一站式闭环跑通。
“没有小红书,种子用户就得依靠我们私域导流,而且小红书用户给到的都是真实反馈,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宠物赛道连续创业者Alex说,小红书上的一条笔记,保守估计为其带来了五六千个转化。
“小红书是平权的流量机制,能够快速去验证你这个产品是不是受市场欢迎。”市场营销出身的Una说,自己现在评判一个产品做得好不好的标准变成了:有没有在小红书上刷到。
作为小红书的资深用户,Una把自己的首页信息流“调教”得非常精准,基本都是独立开发相关的笔记。从新产品的诞生,到行业大佬的新加入,她都会第一时间观察到。“对于认识同行业的人,门槛也变得更低了。”
AI时代,开发者也是创作者
小创业时代到来,比拼的不只是创意,还有“养成系”产品的持久生命力和用户黏性。这和创作者、品牌的成长路径接近。
早年间,不少新消费品牌、素人博主在小红书上完成“0-1”的冷启动。小红书上足够细分垂直的需求让中腰部、甚至尾部博主都能因其真实分享而被“看到”。
当下,独立开发者们带着自己的产品涌入社区,成为社区中一个自带话题的群体。他们不仅在小红书上投出第一颗“试水石”,来以此验证产品的可行性,来观察创意的小火苗是否有机会燎原;也成为了“持续创作者”。
过去,创作者的内容形态多围绕着图文、视频两种形态。随着AI降低了开发门槛和成本,内容形态在图文、视频之外,又多了“应用”。
“内容”的边界被拓展,“创作者”也被重新定义——不再是只围绕着传统内容产出才叫“创作”,独立开发者们带来的“产品”和应用,也构成了平台内容的重要一极。
另一方面,生活社区的特殊氛围也无形中影响了开发的路径。这些新产品大多不是冰冷的降本增效生产力工具,而是在社区“共创”中长出自己的味道。
对小红书来说,留住AI时代的这一批“创作者”,尤为重要。他们表达欲强,审美独特,能带动社区讨论和丰富社区内容,还能通过“应用”与社区用户建立不同以往的连接。
从这个角度来说,“用AI把所有赛道重做一遍”的论调之下,蕴藏着更深的机遇:更细分的市场,更懂人的应用。
在4月15日举办的独立开发大赛颁奖礼上,负责小红书「开放平台」的产品负责人莱昂透露了小红书的下一步计划,通过开放平台帮助开发者持续简化创意到产品上线的流程,也更好地与用户发生对话、连接。
AI时代,“内容”正在被重新定义。小红书正连接起内容背后不可估量的广袤价值,但归根结底,这个平台的稀缺之处还是在于人的连接。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