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CEO黄仁勋于2025年4月17日开始访华,新闻里的画面上,老黄居然穿起了西装,可见他有多重视此次访华,也或许是因为火热的中国市场和贸易战,让老黄不得不换装了。

左:黄仁勋,右: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

官方消息显示,黄仁勋本次访华是应中国贸促会的邀请。随后有消息称,黄仁勋会见了政府高层,还会见了英伟达的客户们,两天的时间非常密集,但后续报道并未证实他与deepseek的创始人梁文锋会面。

老黄为何突然访华?

除了贸促会的邀请,黄仁勋自己肯定也想尽快来华,还不是因为特朗普贸易战给闹得,黄仁勋真的急了。当然,也有DeepSeek的原因。

英伟达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显示,美国政府通知英伟达,向中国等国家出口 H20 需要申请许可,将 “无限期” 生效。英伟达称,将在截至 4月27 日的第一财季中计入约 55 亿美元相关费用。H20本是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合规芯片,此次禁令直接冲击英伟达在华业务(2024年中国区营收占全球15.4%,达120亿美元)。

不仅是美国限制出口,中国进口芯片也会额外增加关税,这对英伟达无疑是雪上加霜。

要知道,按照金额算,中国第一大进口商品品类就是集成电路(芯片)。根据2024年中国海关及相关行业数据,中国集成电路(芯片)进口总额为3856亿美元(约合2.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至10.4%。所以,中国市场无疑是高端芯片厂商的最重要的市场。

与此同时,DeepSeek这几个月的横空出世都让资本市场明白,通用大模型训练主要靠GPU芯片的叙事故事没有那么大想象空间,在算法结构和数据传输上优化也可以降低对GPU芯片的依赖度,特别是对英伟达的GPU芯片。

客观说,DeepSeek的早期训练确实依赖英伟达芯片,但正是因为禁令,在算力不足的情况下,倒逼了DeepSeek在算法,数据传输/存储等领域进行优化,最后反倒是影响了英伟达的股价。

同时,华为昇腾910C等国产芯片在训练效率上取得突破,中国科技企业采购本土AI芯片的比例从2023年的12%激增至37%。黄仁勋坦言,若无法持续为中国定制产品,英伟达将失去定义行业标准的机会。

如果从1月份英伟达股价最高点150+美元看,目前英伟达市值已经跌去了1/3,上万亿美元,期间既有 DeepSeek/华为对英伟达算力叙事的影响,也受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波及。

因此,黄仁勋不得不访华,第一,是向中方和中国市场示好,第二,与中国潜在的大客户商讨如何为中国设计下一代AI芯片。

英伟达的谈判猜想

在目前中美政策双重限制下,黄仁勋肯定想拉上中国合作伙伴联合设计符合美国出口限制的芯片,双方可能探索联合开发低算力密度芯片(如4.8Tflops/mm)或共建开源框架,优化软硬件协同设计,为中国客户提供美国政策限制内最好的芯片技术。

但同时,这款芯片必须有中国公司参与研发设计,否则不管在全球哪里生产,都会作为美国公司芯片在进口时加征高额关税。

这就意味着,英伟达很可能会拉上某家企业一起研发设计新的芯片,并与英伟达在中国的研发团队合作,与中国公司的大模型计算框架做深度融合,打造全球独一无二的闭环生态。

而与生态链深度合作,确实是老黄的一大优势和能力,当年就是深度了解游戏产业/人工智能产业,也深度合作台积电,才让英伟达飞黄腾达的。

对于中国来说,就看英伟达能否提供更多的研发投入,分享更多知识产权,甚至在高端制程芯片制造领域拉上重要伙伴。

此次老黄的访华和会面折射出中美技术战的复杂态势——封锁与创新并存,合作与博弈交织。

同时,黄仁勋这样的身份,确实是中美贸易前线上非常特殊和关键的人物,他是最有动力促成中美之间贸易谈判的人物,会不会提供给大家更多的想象空间呢?

当然,以上均为个人猜测,不作为投资参考,让我们期待对双方更有利的合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