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2亿建厂,三只松鼠利润反跌22%
三只松鼠“高端性价比”战略再落一子。7月2日,三只松鼠宣布加大零食供应链及集约基地建设投资,拟追加不超过2亿元自有或自筹资金,用于完善华东(芜湖)、华北(天津)、西南(简阳)三大区域供应链基地。为落实“高端性价比”总战略,实现从坚果到零食的供应链制造布局,提升零食品类整体自产比例,近期在华东区供应链集约基地南陵零食园区成立了安徽松鼠布特食品有限公司、安徽松鼠星选食品有限公司和安徽松鼠一麦食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分别为1000万元、1200万元、2245万元,覆盖饼膨、方便速食、沙琪玛等品类。
三只松鼠由线上平台起家,主要经营坚果和休闲零食,随着流量成本攀升、平台转化效率下降,2020—2023年,三只松鼠营收分别下降了3.72%、0.24%、25.35%和2.45%。其中,2022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8.61%。
“高端性价比”战略是三只松鼠2022年底提出的概念,三只松鼠对“高端性价比”的解释为:基于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创新为主导,通过对全链路、全要素的整合重组,做到“链路更短、工具更先进、组织更协同”,实现全品类、全渠道在交易全链路总成本领先的基础条件下,实现产品更高品质,更有差异化、价格更亲民,同时叠加三只松鼠品牌力,让消费者重新感受到品牌新价值。
在此战略指引下,三只松鼠通过抖音渠道培育大单品,用大规模订单倒逼产品后端供应链通过“一品一链”和“品销合一”的方式进行降本增收,彼时深陷营收下滑泥潭的三只松鼠迎来增长势头,2024年,三只松鼠实现营收106.22亿元,同比增长49.3%;净利润为4.08亿元,同比增长85.51%,创下上市以来最高营收和最大利润增幅。
不过,在“高端性价比”战略下,三只松鼠的毛利率受到一定程度挤压。财报数据显示,公司毛利率从2021年的29.38%降至2024年的24.25%。值得注意的是,比起成本端的控制,销售端的降价更为明显。据三只松鼠商超业务总经理鼠可梵的公开演讲,通过规模化采购,三只松鼠可以将产品成本平均降低13%;通过直发仓落地,物流费率从17%降至11%,集团公摊费用也从4.7%降至3.2%。招股书披露,2024年,三只松鼠坚果、烘焙食品、肉制品、果干、综合零食五类核心产品平均售价分别同比下降9.3%、16.5%、14.2%、13.6%和8.8%。
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虽然更低的价格可以吸引更多价格敏感型消费者,促进销售量的增长,进而带动整体营收的增加,但成本控制不当或未能实现足够的销售量增长,也将压缩公司的利润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刚刚重回百亿的三只松鼠在今年一季度就又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三只松鼠实现营业收入37.23亿元,同比微增2.13%;实现净利润2.39亿元,同比下降22.46%。
就“高端性价比”战略、规模扩张、供应链投资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三只松鼠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前不久,三只松鼠在2025全域生态大会上宣布正在孵化33个子品牌,涉及饮料、日化、咖啡、水饮、预制菜、女性用品等多个领域。为支撑全品类拓展,三只松鼠近年来大力投入供应链建设,计划在芜湖、天津、成都、佛山等地打造四大供应链集约基地,仅芜湖基地就已布局7个工厂、17条产线。此外,通过“一品一链”战略整合全球原料直采基地,试图缩短从生产到终端的链条。
江瀚认为,目前自建工厂的投入产出比尚未显现,三只松鼠的全品类战略虽然具有前瞻性,但也会面临供应链、品控及新品牌盈利等方面的挑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