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亿跨行业收购!“卤味第一股”股价跌停
煌上煌再次出手收购。
8月11日,卤制品上市公司煌上煌发布公告称,其拟斥资4.95亿元收购冻干食品公司福建立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立兴食品”)51%股份(相较于立兴食品2025年6月末的净资产,溢价率约为250%),后者将成为其控股子公司。
这也是继2024年12月收购潮州糖果老字号展翠食品未果后,煌上煌再次想要通过收购跨界。不过,在收购公告发出后首个交易日,8月12日,煌上煌股价开盘迅速跌停,截至8月13日收盘,股价下跌1.32%,报14.16元。
在煌上煌收购的背后是,卤制品巨头们齐齐遇到营收下滑的难题,周黑鸭试图跨界布局饮料、复合调味品提振业绩,煌上煌则想要借力其他公司打破原有的市场局限。
牵手立兴食品切入冻干食品领域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对方为立兴食品股东林解本、王永和、郭树松、赵志坚、林建清、华安县晟兴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华安县众立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经交易各方协商,最终确定本次标的公司100%股权估值为9.7亿元,对应51%股权交易价格为4.95亿元。
根据公告,于评估基准日,立兴食品全部权益在持续经营的假设前提下的收益法评估结论为:母公司净资产(股东全部权益)账面价值为30765.27万元,评估价值97800万元,评估价值较账面价值评估增值67034.73万元,增值率为217.89%。
据悉,立兴食品成立于2006年,在食品制造领域深耕多年,是国内冻干食品制造的龙头企业。其凭借卓越的冻干技术,被誉为“全品类冻干大师”。不仅在国内市场表现出色,其产品还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事实上,这并非双方首次合作。早在2021年,煌上煌就通过子公司真真老老与立兴食品共同研发推出冻干锁鲜技术粽子产品,或为此次并购埋下了伏笔。
目前,立兴食品拥有37条冻干生产线,8000平方米的冻干炉设备,具备年产各种冻干产品近6000吨、植物萃取粉及浓缩液近10000吨的能力,产能规模及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25年6月30日,立兴食品资产总计为5.79亿元,负债总计为3.02亿元,净资产为2.77亿元;2025年上半年,立兴食品实现营收2.51亿元,净利润为4188.30万元。
煌上煌表示,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可以借助立兴食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资源,进入新兴市场,接触到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打破原有的市场局限,实现市场的多元化拓展。
业绩承压,煌上煌亟须破局
煌上煌,作为酱卤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曾经在市场上风光无限。然而,近年来,这家老牌企业却陷入了业绩下滑的泥沼。
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其营业收入为17.39亿元,同比下降9.44%;归属净利润仅为4032.99万元,同比下降幅度高达42.86%,营业收入已连续4年下滑。2025年上半年,其录得营收9.84亿元,同比下降7.19%,营收持续下跌。归母净利润7691.99万元,同比增长26.9%,得益于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7.38%和原材料价格处于低位,有所回暖。
在门店方面,截至2023末,煌上煌拥有4497家专卖店,而截至2024年末降至3660家,一年内关店数量多达937家。
事实上,这一困境并非煌上煌独有,数据显示,2024年绝味食品营收下滑13.84%,周黑鸭营收下滑10.7%。
对于营收的下滑,煌上煌解释称消费场景发生变化,酱卤肉制品加工业老店单店收入持续同比下降,同时公司门店拓展不达预期,门店数量出现负增长,导致营业收入达成不理想。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煌上煌急需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打破当前的困局,而收购立兴食品或许就是其破局的关键一步。
从市场拓展角度来看,通过此次交易,煌上煌可以借助立兴食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资源,成功进入新兴市场,接触到更为广泛的消费群体,打破原有的市场局限,实现市场的多元化拓展。
不仅如此,冻干技术近年来备受关注,市场前景广阔,煌上煌可以将冻干技术应用于卤味产品的保鲜、预制菜开发等领域,丰富自身的产品矩阵,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
高溢价收购能否撬开增长缺口
门店收缩与盈利水平下滑的双重压力叠加,使得公司近年的产品销量面临显著压力。
自2021年起,煌上煌肉制品加工业的销售量已经连续四年下滑,2024年以及今年上半年,公司肉制品销量分别为2.28万吨和1.02万吨,各自较上年同期下降9.91%和15.69%;同期,公司米制品销量分别同比下降17.62%和12.2%。
面对销量持续下行,煌上煌也在多方面进行调整,例如在新品研发层面,公司推出手撕酱鸭粽,另外新品卤牛肉粽、牛腩粽则在部分特定渠道进行销售;品牌层面,公司通过统筹策划多项活动加速品牌年轻化;公司还通过门店赋能,推动终端门店运营标准升级。
此外,为进一步改善经营困局,煌上煌曾于2024年12月筹划收购展翠食品,但该项交易最终因“与标的的控股股东之间针对收购控股权所涉及的相关条款无法达成一致”而终止推进。而在近日,公司再度重启并购,拟斥资4.95亿元收购立兴食品合计51%的股权。
为此,交易方做出业绩承诺,2025年至2027年,立兴食品各期实现的扣非净利润需不低于7500万元、8900万元、1亿元,即累计实现的净利润为2.64亿元。
此番收购能否成为煌上煌的第二业绩增长点,尚待时间检验。不过据笔者梳理发现,煌上煌曾先后在2015年和2023年合计斥资近1.9亿元实现对真真老老的控股,后者主营粽子生产与销售。然而真真老老的业绩在2021年起开始显露疲态,2021年至2024年以及今年上半年,公司米制品收入仅在2023年实现同比增长,其余报告期内均呈现同比下滑态势。
由于此次溢价收购立兴食品后,煌上煌将确认一定金额的商誉,公司也同时提示,若未来因行业景气或目标公司经营等因素导致其未来的经营状况不达预期,则目标公司存在商誉减值风险,这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写在最后:
投资者用跌停股票表达了对这场跨界联姻的怀疑。冻干食品赛道虽然前景广阔,但年复合增长率8.35%的市场能否支撑250%的收购溢价?
当三年累计2.64亿元的业绩承诺遭遇煌上煌五年营收下滑30%的困境,这场高溢价收购最终会成为煌上煌的转型跳板,还是压垮骆驼的又一根稻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