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之屋通过港股聆讯,十多年长跑还要投资者检验

文|李振兴

11月19日,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厦门燕之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燕之屋”)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燕窝第一股或将诞生。燕之屋到底成色如何,投资人将用自己的真金白银做出选择。

招股书显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2年,按零售额计算,燕之屋是中国溯源燕窝市场最大的燕窝产品公司,市场份额为14%,收入由2020年的13.01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7.2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3%。2023年前5个月收入7.83亿元,同比增加12.3%。

就盈利能力而言,燕之屋的净利润由2020年的1.23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2.0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9.2%,2023年前五个月的净利润为1亿元,同比增加20%。2020年-2022年以及2023年5月31日止五个月,燕之屋的净利润率分别为9.5%、11.4%、11.9%及12.8%。

燕之屋这些利润主要来自线下渠道。燕之屋称已建立起地域多元化的实体销售网络,包括自营门店及经销商门店。截至2023年5月31日,燕之屋拥有全国性的线下销售网络,由91家自营门店及214名线下经销商组成,涵盖中国614家经销商门店,共计705家门店。

并且,燕之屋扩大了在天猫、京东、抖音及小红书等主要电商或社交媒体平台的在线业务。共计拥有23家自营网店及13家经销商网店。鲜炖燕窝就是专为在线渠道设计的产品。

这些渠道服务了数十万级的会员。2022年,燕之屋的会员计划分别约有20.48万名注册付费客户,占2022年12月31日注册客户总数的23.5%。

截至2023年5月31日止五个月,会员计划约有11.76万名注册付费客户,占截至2023年5月31日注册客户总数的7.2%。2022年及截至2023年5月31日止五个月,会员计划中该注册付费客户的购买额分别为10.57亿元和5亿元,每名注册付费客户的平均购买额分别约为5150元及4240元。

其实远在2011年,燕之屋就开始谋求赴港上市,但当年燕之屋、鹰皇等品牌的血燕产品被检出亚硝酸盐含量超标,不合格率高达100%,燕窝行业历史上的最大负面事件爆发,燕之屋被迫终止了上市计划。

2018年,燕之屋再提“走向资本市场”的说法。2021年底转战A股,当年4月证监会就燕之屋的上市申请提出了57条反馈意见和问题,要求燕之屋回复,在当年9月准备上会前,燕之屋撤回了IPO申请。

但因为其控股股东与投资人签署多个对赌协议,燕之屋不得不想方设法登陆资本市场。

招股书显示,在双丹马与阳明康怡、火炬投资、天壹同创签署的协议中均包括:若发行人IPO申请被证监会或证券交易所退回或否决,或发行人撤回IPO申请,投资人拥有优先特权条款等对赌条款自动恢复的约定。

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看来,虽然滋补类产品的定价高,但是仍属于附加值低的产品范畴,其成长高度依赖销售规模的增长,并没有拓展出新的成长路径,是一般商品制造业,因此并不会吸引投资者关注。

作为传统行业,燕之屋就是营销驱动的企业。

2020年-2022年及2023年5月31日止五个月,燕之屋的销售及经销开支分别为3.18亿元、3.99亿元、5.04亿元和2.09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24.4%、26.5%、29.1%及26.6%。同期,燕之屋的广告及推广费分别为2.36亿元、2.69亿元、3.26亿元和1.25亿元,分别占销售及经销开支的74.3%、67.4%、64.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