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前十个月民航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135.8%
文|李振兴
民航局11月20日发布的10月份主要生产指标统计显示,今年10月,运输总周转量达到110.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58.6%;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达到5605.2万人,同比增长252%,当年累计运输量已达5.2亿人,同比增长135.8%,接近2019年同期5.54亿人的规模。
具体而言,民航局数据显示,10月,国内航线运输周转量为77.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19.5%,国际航线周转量为32.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77.8%,已接近2019年39.6亿吨公里的水平。国内航线旅客运输量5275.6万人次,同比增长235.5%,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为329.6万人次,同比增长1542.4%,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一半左右。
前十个月国内航线运输周转量累计为727.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15.5%。国际航线25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42.2%,约为2019年同期的65%。国内旅客运输为4.98亿人,同比增长127.2%。国际旅客2190.6万人,同比增长1557.8%,约为2019年同期的35%。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的旅游消费带动了航空的快速恢复。去哪网的数据显示,今年“十一”期间,国内热门城市机票预订量较疫情前增长近五成,9月29日出发的机票预订量创下历史新高。在去哪儿平台上,今年以来,出境目的地以周边国家和地区为主,游玩时长大多在3-5天之间。
大城市的火热,将余温延伸到小城市。“十一”假期,国内“小机场”旅客量上升明显。去哪儿数据显示,假期飞往辽宁丹东、广西河池、浙江舟山、江西景德镇的机票预订量较2019年“十一”增长三成以上;飞往吉林白城、浙江衢州、四川巴中、四川甘孜等机场的机票预订量较2019年“十一”增长1倍以上。
今年十一国庆长假期间,飞往“小机场”城市的机票平均支付价格为850元/张,按照前往“小机场”城市3天4晚游玩计算,每张机票带动当地住宿、餐饮、门票、购物等综合消费超过2500元,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从区域分布看,10月份,东部地区机场旅客吞吐量完成5819.9万人次,同比增长212.2%,中部、西部地区吞吐量分别为1266.6万人次和3561.6万人次,同比增长257.2%和342.3%。东北地区与以上三个地区相差一个量级,吞吐量仅为705.5万人次,同比增长182.2%。
就全年而言,前十个月,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累计吞吐量分别为5.3亿、1.22亿、3.39亿人次,同比增长146.3%、117.6%、120.7%。东北地区吞吐量仅为6817.3万人次,增长121.8%。
货邮吞吐量方面,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前十个月分别为974.1万吨、115.3万吨、213.5万吨,同比增长8.6%、6.9%、15.8%。东北地区的货邮吞吐量也是最少的,仅为46.9万吨,增长较快达32.6%。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