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现万张虚假处方!4家药店牵连3家上市公司
来源:央视新闻
据“央视新闻”报道,此前在思派大药房购药的患者购买这些高额处方药,并不需要提供处方。而在调查组和记者进驻开展调查后,药店开始要求患者提供处方,且必须是当日处方。这引发了不少患者的疑问,因此在患者与药店交涉的过程中,旁观的调查组发现端倪。
那么此前患者没有处方的情况下,药店如何卖药呢?
国家医保局调查时发现,四家涉事药店提供的上万份处方几乎全都是手写的,很多标注来自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医疗机构。
这些手写处方,开具的药品数额单张少则近千元,多则一两万元。且虽然处方对应的病症、科室、医院、医生章的名字不同,但处方上的手写字体都是出自一个人的字体。甚至还有两本整整齐齐,整本就没有撕开的处方,都已经加盖好了医生印章。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工作人员对“央视新闻”表示:“我觉得它造假的可能性比较大。”
来源:天眼查
此外,青岛紫光药业有限公司、共青城晟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哈尔滨宝丰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哈尔滨宝丰大药房连锁18.71%、11.49%、0.8%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涉事的哈尔滨宝丰深业店为漱玉平民的“销售担当”。据财报显示,哈尔滨宝丰深业店为直营模式,于2001年6月开业,实际经营面积536平方米,跻身漱玉平民2024年1-6月销售前十名门店之列。而2024年1-6月,漱玉平民销售前十名门店累计销售额占公司零售业务销售额的比例为12.6%。
此前,漱玉平民也曾牵涉医保问题。2024年6月11日,济南市医疗保险事业中心发布处理决定:因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南湖花苑店存在将非医保药品或其他商品串换成医保药品并使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结算的违约行为,被要求返还举报人非医保药品或其他商品费用共计128元;并于6月12日起解除该店的济南市医疗保障定点零售药店服务协议。
近几年,漱玉平民门店不断扩张的同时,旗下直营门店取得医保资质门店的比例也在持续提升。
据财报显示,2021-2023年,漱玉平民拥有直营连锁门店分别为2592家、3325家、4104家,其中取得“医疗保险定点药店”资格的药店分别为2126家、2126家、3595家,占总门店数量的比例分别为82.02% 、85%、87.6%。
截至2024年6月30日,漱玉平民共拥有4340家直营连锁门店,已取得“医疗保险定点药店”资格的药店达到3885家,占总门店数量的比例为89.5%。
来源:罐头图库
还有一家思派大药房隶属于主营医疗科技及健康管理的上市公司思派健康。据该公司官网介绍,思派健康目前经营三条业务线,包括健康保险服务、特药药房业务及医生研究协助。
2023年,特药药房业务收入达到41.88亿元,同比增长14.4%,占思派健康总营收的九成。从毛利率来看,虽然公司整体从8.2%增长到8.8%,但就特药药房业务而言,毛利率为4.7%,较2022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
事实上,近期卷入医保问题的上市公司还不止上述3家。
据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5月24日,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对一心堂(002727.SZ)有关负责人进行约谈。约谈指出,一心堂旗下一些定点连锁门店存在串换药品、超量开药、为暂停医保结算的定点零售门店代为进行医保结算、药品购销存记录不匹配、处方药销售不规范等问题,造成医保基金损失。
8月16日,国家医保局通报,一心堂对全集团9179家直营连锁医保定点药店,自2021年5月1日至2024年5月30日医保基金使用情况开展自查自纠,并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其他医保基金使用问题,已退回违规问题涉及医保基金1070余万元。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卷入医保问题可能会给公司带去财务损失,因为可能需要支付罚款或赔偿,另外也会造成声誉损害、法律风险等影响。上市公司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严格的合规体系、强化员工培训等,避免出现医保违规的问题。
连锁药店进入“万店时代”
经过数年的开店竞赛,2022年,中国连锁药店行业正式进入“万店时代”,竞争也愈加激烈。
国家药监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药店数量高达66.7万家。比2022年增加4.4万家,连锁率在57.8%左右。
而据中康CMH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连锁药店日均人效、坪效下降至1344元/人、72元/平方米,较2018年下滑15%以上。此外,单店服务能力已从2020年的3000人降低至2024年6月末的2000人,一些重点城市已经下探至1000人。
A股6家医药零售上市公司——老百姓(603883.SH)、一心堂、大参林(603233.SH)、益丰药房(603939.SH)、健之佳(605266.SH),以及漱玉平民,发布的2024半年报数据显示,6家医药零售上市公司营收均出现下滑,除益丰药房之外,净利润增长也都转负。其中,营收增速最快的是漱玉平民,为13.09%,但其净利润增长率为-88.59%,排在第6位。
来源:罐头图库
龙头们的扩张热情,离不开当前医药零售行业利好政策的激励。
2023年2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通俗来讲,就是让越来越多的医保定点药店提高报销待遇,鼓励患者拿着处方去药店买药。而处方外流、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也被业内视为医药零售行业的长期利好政策。
据《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e公司”报道,老百姓总裁王黎表示,已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零售药店大多数执行当地定点基层医疗机构相同的医保待遇政策,享受相对较高的报销比例;零售药店的品类全和便利性优势,会使门诊统筹药店的来客数上升。
越是在这个时候,企业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也越要坚守合规的底线。而监管的严格调查、约谈,也是在倒逼整个行业加强“合规”意识和行动。
《人民日报》评论称,医保基金是“看病钱”“救命钱”,决不能变成“唐僧肉”。始终以“零容忍”态度打击欺诈骗保,在全国范围内形成高压态势,做到医保基金使用到哪里,基金监管就跟进到哪里,一定能深度净化医保基金安全运行环境,确保基金安全可持续。
你家附近都有什么药店?平时会用医保结算吗?欢迎留言评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