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4日,拥有国内最具竞争力功率半导体器件产品体系的A股首家半导体器件领域上市企业——华微电子,发布了其2024全年业绩预告。公告称,得益于IPM等产品销售订单增加,销售收入上涨,毛利额增加,公司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6亿元至1.39亿元,同比大幅上升214.62%到277.01%。

再综合公司此前风险事件基本落定,市场恐慌情绪逐步消化,以及功率半导体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和国产替代机遇,均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稳固增长基石来看,华微电子股价底部回升趋势或将延续。

竞争壁垒构筑成型 2024净利迎数倍增长

华微电子前身为1965年成立的吉林市半导体厂,是我国首批建成的半导体专业生产厂家,2001年公司成为A股首家半导体器件领域上市企业。

目前公司产品种类基本覆盖了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全部范围,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变频、工业控制、消费类电子等领域。核心产品分为五大主类,以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MOSFET(场效应晶体管)、BJT(双极晶体管)为主的全控型功率器件;以Thyristor(晶体闸流管)为主的半控型功率器件;以Schottky(肖特基二极管)、FRD(快恢复二极管)为主的不可控型功率二极管器件;IPM(功率模块)和PM(功率模块);以SiC和GaN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器件。

图片来源:Wind

行业机遇共振 未来增长乐观

从功率半导体的下游来看,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是功率半导体的前三大终端市场,三者连续多年合计占比在75%以上。过去的两年中,消费、汽车领域的接连去库存,使得整个半导体周期下行。

当前,消费电子回暖趋势已确立。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上涨4.0%,达到3.16亿部,实现连续五个季度出货量增长;2024年Q3全球PC季度出货量为6640万台,也实现同比增长1.3%,消费电子暖流持续有望带动功率半导体备货。

研究观点表明,汽车库存周期一般为6至8个季度,而此轮汽车周期已经过去了数个季度。因此行业普遍认为,明年汽车周期向上的趋势已经有相当程度的确定性。数据显示,2024Q3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新需求逐步释放,叠加供给端持续推出优质新品,带动三季度乘用车销量达到670万辆,环比+6.5%;乘用车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195亿元,同比+2.2%,环比+7.8%。

市场调研机构Tech Insights更是发布报告表示,到2030年,汽车半导体市场将实现近乎翻倍的增长。

数据来源:中汽协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4年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752.55亿元。随着新能源转型以及AI数据中心与机器人行业对发展,功率半导体在新兴领域的需求正在快速提升。

与此同时,长期以来,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对外依存度超过50%,尤其是在高端产品领域,大量份额被国外巨头垄断,自主可控风险较高。近些年随着国家政策鼓励以及国内产业链的日益完善、技术创新的持续加速,国产化功率半导体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将大幅提升。

2019 年以来,华微电子就在加速推进战略转型以及技术和产品创新,计划投入 39.86 亿元用于加大公司电子电力器件基地项目的建设力度。目前公司在建工程超过12亿,公司此前预计该项目2026年竣工投产,产能为8万片/月,预计公司电子电力器件基地项目产能落地后,随着新兴领域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国产替代的不断提升,公司的整体收入规模有望步入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