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冲IPO新荷花的破与立!饮片集采的节律推动产业升级
4月3日,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荷花”)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值得关注的是,在冲击港股IPO前,新荷花曾在2011年、2020年、2023年多次谋划A股上市未果。与此同时,中药饮片行业改革逐步深入,在这场全方位的市场洗牌中,中药饮片企业如何剩者为王?
引资本活水
据了解,新荷花主要业务遍布国内大部分省份,在线下渠道服务医疗机构、大小连锁药店、诊所等。此外,海外中医药需求强劲市场亦有所涉及,出口中草药补剂,在高潜力国际市场本地化运营,如越南、马来西亚等。
新荷花业务重心为中药饮片。新荷花提供约760种普通中药饮片,许多产品为地道药材,如川贝母等。同时,毒性饮片产品是新荷花经营项目之一。目前《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收录28种毒性饮片品种,新荷花生产其中主要的10种,包括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白附片及黑顺片等。目前,总计拥有4900种规格饮片。
业绩方面,毒性饮片中的法半夏和姜半夏以及普通饮片中的川贝母、麦冬、炒酸枣仁、当归及黄连于往绩记录期间对收入贡献显著。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3年中药饮片产品收入计算,新荷花在前五大市场参与者中增长最快,2022-2024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27%。
具体而言,2022-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7.80亿元、11.46亿元、12.49亿元。毛利分别为1.6亿元、2.1亿元、2.1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1.1%、18.5%及17.1%;年内利润7739.5万元、1.04亿元、8911.2万元。
事实上,这已经是新荷花第四次启动IPO了。作为知名中药饮片企业之一,其能否顺利上市备受市场关注。对于企业而言,IPO是企业的一次向内梳理和规范化过程,新荷花多次尝试IPO的背后,是通过融资渠道,以寻求行业发展和集采新规下的市场探索。
集采饮片下沉
全国中药饮片集采中选结果,山东率先落地执行,山东医保局4月3日发布《关于执行全国中药饮片采购联盟集中采购中选结果的通知》,其中就提到2025年4月21日起,全省参加全国中药饮片联采的公立医疗机构(含驻鲁军队医疗机构)、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及药店(以下简称医药机构),按规定执行全国中药饮片联采中选结果,面向患者销售中选药品。4月15日前,中选药品在该省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管理子系统按中选价格挂网,中选企业完成配送关系建立,供医药机构购进适量中选药品备货,中选药品货款纳入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范围。
据悉,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各市医保部门指导药品采购联合体已遴选确定的医疗机构为代表,统一与中选企业通过招采子系统签订购销协议,本次集中带量采购周期原则上为1年,视情况可延长不超过1年。
本次集采结果中,新荷花共有党参片、金银花、当归、麦冬、川芎、百合、山萸肉、连翘、杜仲、盐杜仲10个品类中药饮片中选。
市场准入政策的不断深入也在改变行业生态,也影响着企业的布局和发展策略。在提升自身竞争力过程中,新荷花仅仅只是一个缩影,为抢占集采市场,不少企业都在积极布局这一巨大潜力市场。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我国中药饮片市场销售额从2020年的2007亿元人民币增至2023年的2788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11.6%,预计2023-2030年将继续以5.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30年将达到4097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在行业繁荣之下,受原料种植、市场波动、加工生产及中药炮制等多领域相互作用影响,中药饮片价格波动大、质量把控难;此外,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企业超过1000家,大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偏小,生产品种多,市场集中度低。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中药饮片药品集采工作推进,中药饮片行业生态被打破,在价格、质量、市场格局、企业发展以及临床应用和患者影响等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且意义深远的变化。
目前来看,原有的中药饮片市场格局正在改变,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大型中药企业凭借资金、技术、规模和质量优势,将更具竞争力;中小企业则要在成本控制、质量保障和供应能力等方面尽快找到差异化优势。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