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奈科技:单壁碳管量产在即,有望迎来业绩+估值双提升
固态电池凭借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两大核心竞争优势,成为下一代锂电池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伴随国家政策层面的扶持以及产业链配套技术工艺的发展,即将迎来爆发阶段。
消息面上,近日,长安汽车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在加快推进下一代电池开发,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能量密度达400Wh/kg。今年以来,多家车企包括传统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比亚迪,也宣布加入固态电池量产布局。太蓝新能源也提出了固态电池推进时间表,2026年将开启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工作,2027年将实现全固态电池规模量产。
伴随固态的加速落地,碳纳米管导电剂也有望迎来全新机遇。固态电池受限于其材料特性,对碳纳米管导电剂有着强烈需求,特别是其电导率高、比表面积大等特性,可以显著降低电池内阻,适配固态电池对高能量密度和快速充放电的需求。同时,碳纳米管可以很好解决硅基负极体积膨胀问题,特别是单壁碳纳米管,因其相较多壁碳纳米管具有更小的管径、更好的石墨化程度等特性,在正负极材料中可以更有效的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放电功率及安全性等。
目前,全球范围内来看,仅有国内企业天奈科技及俄罗斯企业OCSiAl可实现单壁碳纳米管规模化供应,存在较高的行业壁垒。据悉,天奈科技单壁碳纳米管量产技术已经过中试阶段的扎实验证与优化,下游客户开发成效显著,2024年四季度公司已获百吨级浆料订单。此外,公司规划的“年产450吨单壁碳纳米管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年产150吨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预计将于2025年四季度陆续投产。
作为最早将碳纳米管以浆料形式导入锂电池的企业,天奈科技目前在碳纳米管导电剂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以出货量来看,公司2021年至2023年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3.4%、40.3%和46.7%,始终稳居市场第一。凭借高代产品性能优势,天奈科技已经向市场多家知名固态电池厂家供货,如清陶、卫蓝、太蓝等,目前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CNT供货量占据市场绝大部分份额。
根据公司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4.49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3.22%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加12.39%,收入毛利双双回升,业绩回归正增轨道。出货量方面,机构预计全年出货量在8.5万吨,相较于2023年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0%,展现出较大的回弹韧性。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发布了报告《2024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半固态电池2024年出货量猛增至7GWh,全固态电池出货量有望在2028年达到1GWh级别。GGII预计,2030年半固态电池出货量有望超过65GWh,2035年甚至达到300GWh。
伴随固态装车的节奏加快,产业链各环节龙头有望受益。同时,叠加2025年第四代产品及单壁碳纳米管产能落地,天奈科技有望从“细分龙头”进阶为“全球标杆”。
来源/信阳日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