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战略聚焦叠加科技赋能:李宁稳健业绩背后的长期主义
文/王路
3月28日,李宁有限公司(下称“李宁”)正式披露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业绩。财报数据显示,集团全年收入实现3.9%的稳健增长,达到286.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30.1亿元。
“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我们认为仍有必要加大对运动资源的投入。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对中国体育用品赛道未来前景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李宁集团联席CEO钱炜在3月28日表示,李宁期望通过持续加大对运动资源,尤其是顶级运动资源的投入,以及与顶级运动员开展合作,不断提升李宁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使其转化为绝对优势。同时,借助对运动资源的大力投入,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对李宁品牌、产品及品类的专业认知度,推动业绩增长,为企业经营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与品牌战略并行的,是李宁对科技研发的长期投入,并在2024年转化为显著的产品竞争力:2015年至2024年,李宁累计投入研发超35亿元,2024年研发投入增速达9.3%,跑赢营收增速——从财报数据看,技术沉淀直接赋能市场突破:鞋类收入突破143.0亿元,占营收比达50%,其中跑鞋核心IP全年销量突破1060万双。
目前,在鞋科技领域,李宁集团已构建起包含碳核芯、超䨻等六大核心科技的立体平台,覆盖中底、大底、鞋面及结构四大维度。2024年,集团推出全新中底科技“超䨻”,以搭载超䨻科技的实战篮球鞋ULTRALIGHT 2025为例,发布60天内售罄率超85%。这一成果不仅彰显技术驱动增长的战略定力,更验证了长期主义在市场竞争中的决胜价值。
谈到未来跑步品类的发展空间,钱炜指出,一方面,跑鞋矩阵可以更加丰满,以适应消费者对跑步运动功能不断增加的需求,另一方面,去年跑步品类在各人群均有增长,青少年校园场景增长尤其突出,李宁要把该群体的相对优势变成绝对优势,“未来我们会将跑鞋矩阵与核心跑者建立更强大的连接度,带动整个跑步品类的提升。”
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李宁也在加速拓展新兴运动类目,其中户外、网球、匹克球等品类在2024年获得市场积极反馈。以户外赛道为例,2024年李宁推动了旗下户外品类搭建,分专业户外和轻型户外两大产品支线,不仅满足消费者从“都市通勤”到“自然探索”的多元化场景需求,更精准抓住了新兴赛道的市场机遇。按照集团规划,未来李宁将继续完善户外产品矩阵,强化在这一高增长领域的竞争力。
钱炜表示,虽然目前户外品类在公司整体业务中的占比并不大,但期望在未来能够迅速将其打造成一个独立的、可有力推动业务增长的品类。他指出,在当下的国内市场,涉足户外领域的品牌数量众多,就李宁的户外品类而言,除了提升产品价值、强化产品核心竞争力外,还要以李宁作为专业运动品牌的优势赋予户外产品更多附加价值,以此吸引更多消费者。
从渠道布局到库存管控,打开未来业绩进阶空间
在单品牌战略聚焦与多品类矩阵协同发力的基础上,李宁集团通过渠道体系的优化布局、体系化的库存管理机制,进一步夯实了市场领先地位,有力推动李宁2025年业绩空间的进一步打开。
2024年,李宁对于渠道布局的差异化思路更加显著:在高层级市场,以精细化管理提升单店效能,通过有序关闭低效门店、升级优质店铺,持续巩固市场优势;同时加速拓展新兴市场,逐步扩大新兴市场占有率。截至2024年底,李宁旗下销售点数量为7585家,渠道结构质量持续提升。
此外,线上领域抓住电商复苏机遇,通过实施不同电商平台、不同品类差异化的经营策略,推动电商直营流水实现10%~20%低段增长。
2024年,李宁集团库销比维持在4个月,库存周转天数64天,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库存管理一直是李宁运营的关键环节。“库存管控一定是公司内部尤其是零售运营方面非常核心的重点。”钱炜指出,过去几年,李宁的库存管理一直健康、可控且稳健,现有库存水平比较优秀,这得益于李宁在过去几年构建了真正体系化的库存管理机制。
钱炜透露,去年底,李宁便确定了今年年底的库存目标,并将其逐步分解到半年度、季度、月度乃至每周,基于整体管控目标落实全渠道库存管理,并且每周都会通过跨部门业务会议对整体进度进行管理,及时调整应对,从而确保全年库存健康、可控。
来源/华夏时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