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闺蜜财经  作者|蜜妹


2025年4月17日晚间,居然智家公告称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 CEO汪林朋家属收到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签发的《留置通知书》和《立案通知书》。


图片


4月18日上午,居然智家开市仅半小时后触及跌停,股价降至3.69元/股,市值229.78 亿元。 


在蜜妹看来,这场看似孤立的创始人危机,实则撕开了中国家居零售业的三重伤口:356亿借壳上市的资本局似乎尚未尘埃落定;技术叙事难掩业绩颓废;而家居卖场“二房东”模式的黄昏,正以最残酷的方式降临。


01


居然智家原名居然之家,其前身居然装饰城成立于1999年。当时创始人身亡后,股权转至商务部旗下中商集团和华联商厦,汪林朋被选派过去经营。


汪林朋1969年出生于湖北黄冈,1990年从北京商学院(现北京工商大学)审计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商业部财会司。


1994年,汪林朋主动转向企业领域,先后任职于中商企业集团公司、全国华联商厦联合有限责任公司,1999年加入居然装饰城。


2001年居然装饰城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汪林朋逐步收拢股权,成为实控人。


截图来源|企业预警通(特此感谢!)


2015年是汪林朋资本运作的转折年。根据公开信息蜜妹看到,他通过亲属控制的中天基业,以“左手股权整合,右手资金拆借”的方式,将原本股权分散的居然控股收归囊中。


具体操作包括——    


股权集中:2015年初,汪林朋以个人名义收购19位自然人股东9%股权,随后中天基业“扫货”剩余自然人股份,最终实现汪氏家族持股超50%。


资金腾挪:中天基业以4.35%的优惠利率从居然控股拆借22.7亿元用于股权收购,形成“用公司钱买公司权”的闭环操作。


这一系列动作后,汪林朋将家居板块剥离成立居然新零售,并在2018年引入阿里巴巴、泰康等130亿元战略投资,估值飙升至360亿元。


2019年,彼时的居然之家借壳武汉中商上市,实现“蛇吞象”式资本跃迁。


02


从公司本身来看,2024年12月10日,居然之家更名为居然智家,向智能业务方向转型。

汪林朋曾公开称“AI是家居行业唯一出路”,居然智家近年构建了“洞窝”(供应链整合平台)、“居然设计家”(AI家装平台)、“居然智慧家”(智能家居服务平台)三大数智化平台,并与华为鸿蒙系统深度合作,试图打造“人-车-家”生态闭环。


2023年居然智家GMV为1176亿元,平台服务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24.9%,看似转型初显成效。


但靓丽的技术叙事另一面,居然智家的业绩颓废继续。    


图片


如上图,从最新披露蜜妹看到,居然智家2024年的营收、利润“双降”。其中营收129.66亿元,同比降4.04%;归母净利润8.83亿元,同比降32.08%,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比2024年的增收不增利更加黯淡。


一方面这两年行业情况确实不太好。受国内经济形势波动和房地产市场周期性影响,2024年全国建材家居卖场销售额同比下跌3.85%,红星美凯龙、居然智家、富森美三大巨头集体亏损。


截图来源|东方财富(特此感谢!)


另一方面家居建材市场存量竞争加剧,行业竞争格局从“双寡头”转向“多极混战”。比如小米有品通过高性价比产品抢占年轻客群;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崛起,家居垂类主播抢食市场蛋糕,彻底颠覆传统卖场的体验优势。


而居然智家引以为傲的400多家卖场中,绝大部分为加盟模式,管理半径过长导致数字化改造难度大。


03


在蜜妹看来,居然智家目前的困境,是传统家居巨头都正在面临的:既受困于地产周期的结构性压力,又挣扎于技术革命的认知鸿沟,更迷失于治理现代化的转型阵痛。

此次董事长汪林朋被留置,也为阵痛中的居然智家埋下一颗“定时炸弹”。目前该事件的进展及结论均不明朗,若事态恶化,那可能就不是股价跌停的事儿了,对该司的控制权、经营稳定性等产生影响也不无可能。


根据《监察法》规定,留置措施通常针对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犯罪行为。


尽管居然智家声明“经营正常”,但武汉江汉区监委的介入仍引发市场对2019年“借壳武汉中商上市”合规性的质疑。当年交易作价超过350亿,涉及复杂的股权结构和业绩承诺,而汪林朋作为实控人直接参与其中。


某种程度上,居然智家的命运已不仅是企业个体的存亡问题,更是整个行业进化路径的试金石。若能借此危机打破“强人依赖”,真正构建技术驱动、用户中心、治理透明的现代企业制度,或许能在智能家居的星辰大海中找到第二增长曲线。


否则,其结局恐将如国美、苏宁一般,成为新零售革命祭坛上的又一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