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寒冬下江松科技闯关IPO
IPO受理潮中,光伏设备商无锡江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松科技”)也来闯关A股。招股书获受理半个月后,公司创业板IPO于6月29日进入问询阶段。尽管近三年该公司业绩持续增长,但背后却暗藏隐忧。近年江松科技的资产负债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报告期各期末均超过80%。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江松科技的员工数量出现“腰斩”,由上年末的1976人骤降至887人。这场看似光鲜的资本闯关,能否真正帮助公司撑过行业低谷期?
资产负债率超80%
深交所官网显示,6月29日,江松科技创业板IPO进入问询阶段。
据了解,江松科技主要从事高效光伏电池智能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国内光伏电池智能自动化设备领域的龙头厂商。公司创业板IPO于2025年6月14日获得深交所受理。
本次冲击上市,江松科技拟募集资金约10.5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按轻重缓急顺序投资于光伏智能装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智慧运营平台项目、宿迁智能装备精密机械加工基地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冲击上市背后,江松科技报告期内营收、净利接连增长。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8.07亿元、12.37亿元、20.19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8834.59万元、1.31亿元、1.87亿元。
但同期,江松科技存货、应收账款双双高企。2022—2024年底,江松科技的存货金额分别为9.21亿元、30.66亿元、21.46亿元,占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8.32%、58.09%、56.26%。公司应收账款也显著增加,从2022年的2.5亿元涨至2024年末的4.64亿元。
对此,公司解释,存货余额较大主要系: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订单增加规模较多,公司生产规模整体较大;另一方面,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的具体产品需求进行定制化的订单式生产,但公司的设备自原材料采购至客户验收存在一定周期,在客户未验收之前,该部分产品在存货中反映,这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存货余额。
此外报告期各期末,江松科技的资产负债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具体来看,2022年末、2023年末以及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1.95%、91.59%和82.33%,均超过80%。
对此,江松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光伏行业发展迅速,公司订单快速增加,预收客户款项大幅增加,使得合同负债金额大幅增加所致。“公司预收客户款项形成的合同负债无需偿还,但是未来若客户存在大规模取消合同的情形,则可能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此外,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江松科技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83%、5.26%、2.86%,对应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7.43%、7.18%、7.58%。不难看出,公司报告期内研发费用率接连走低,且始终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员工人数骤降55%
颇为值得注意的是,在IPO获受理的前一年,即2024年,江松科技员工人数出现骤减。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末,江松科技员工人数分别为995人、1976人和887人。经计算,2024年末,公司员工人数同比下降约55.11%。
对此,江松科技在招股书中解释称,2024年公司员工人数下降主要系当年光伏行业阶段性供需失衡,下游客户需求放缓,公司精减人员,员工数量有所减少。
“员工人数骤降可能给公司带来诸多潜在风险。”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业务执行方面,大量员工的离开可能导致业务衔接不畅,出现进度延迟或质量下降的问题,影响公司的市场声誉和客户满意度;从团队稳定性角度看,大规模裁员可能引发在职员工的恐慌和不安,导致团队凝聚力下降,员工工作积极性受挫,进而影响整体工作效率。
“另外,从合规风险考虑,如果在裁员过程中没有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可能面临劳动纠纷,给公司带来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袁帅谈道。
控制权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江松科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左桂松直接持有公司71.28%股份,左桂松之子左石持有公司0.91%股份,为左桂松的一致行动人,左桂松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表决权比例为72.19%。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江松科技方面发去采访函进行采访,但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