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特能源2025半年报:行业调整中彰显韧性,多元布局开启新征程
在2025年上半年光伏产业链深度调整、多晶硅市场持续承压的大背景下,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特能源,01799.HK)于8月29日发布的中期业绩公告,展现出一家头部新能源企业的稳健经营智慧与战略前瞻性。尽管行业整体面临挑战,新特能源通过精准的业务调整与高效的成本管控,实现亏损大幅收窄,更以多元业务协同发展的布局,为行业复苏期的增长积蓄了强劲动能。
业绩韧性凸显:减亏成效亮眼,盈利结构持续优化
翻阅新特能源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其显著的减亏成果。报告期内,新特能源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5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8.87亿元减亏6.31亿元;亏损总额也从上年同期的9.41亿元收窄至2.35亿元,经营压力得到有效缓解。营收端虽受多晶硅业务短期波动影响,上半年营业总收入73.11亿元同比有所下降,但营收结构持续优化,非多晶硅业务收入占比从上年同期的49.98%提升至86.35%,风能、光伏电站建设及运营、电气设备制造等业务成为核心支撑,抗风险能力增强。此外,参股火电站项目收益及出售部分光伏和风能电站带来的投资收益,也为业绩改善提供了助力。
多晶硅业务:以“控”应变,修炼内功,静待行业回暖
作为新特能源的传统核心业务,多晶硅板块在2025年上半年面临严峻的行业环境。上半年国内多晶硅产量同比大减44.1%,N型复投料价格下跌16.4%,全行业持续亏损超一年。对此,新特能源自2024年下半年就主动采取“控产减亏”的策略,结合经济性测算与技术改造计划,积极调整生产节奏,上半年多晶硅产量为3.36万吨,同比下降77%,有效规避了无序内卷带来的亏损扩大风险,积极响应行业自律,缓解市场供给压力,减少恶性竞争。同时,公司通过参数精细化管理、工艺优化等举措,实现在产产能单位生产成本同比下降18%,产品品质与能耗表现也同步提升,为行业回暖后产能释放奠定基础。自今年6月以来,国内政策发力规范低价竞争、淘汰落后产能,7月中央财经委会议与工信部座谈会进一步提供“反内卷”指引。政策推动下,6-8月多晶硅价格触底反弹,N型复投料均价从6月末3.44万元/吨升至8月27日4.79万元/吨,多晶硅价格止跌,开启上行通道,预期新特能源业绩将进一步修复。
多元业务发力:电站与设备双轮驱动,打开增长新空间
多晶硅业务的“稳”体现了新特能源的经营韧性,电站业务与电气设备业务的“进”则彰显了战略远见。2025年上半年,这两大业务板块逆势增长,成为新特能源抵御行业风险、推动业绩改善的“双引擎”。电站业务方面,新特能源紧跟“沙戈荒”基地、绿电直连等政策导向,推进准东3GW新能源项目建设,未来可形成“绿色能源制造绿色产品”的循环经济闭环。运营端依托数字化技术降本,积极参与电力交易增收,截至6月末并网运营电站规模超4GW,上半年上网电量同比增长约17%。电气设备业务表现亮眼,上半年收入14.64亿元,同比增长36.98%,逆变器出货量较上年同期进一步增长,技术创新与国内外市场拓展成果显著,为长期增长打开空间。根据国际权威机构标普全球(S&P Global)2025年3月发布的《2024年光伏逆变器市场报告》,新特能源下属公司的逆变器排名攀升至第全球五位,保持上升态势,预计2025年出货量和市占率将再创新高。
站在行业发展的视角,尽管短期光伏行业仍处于调整期,但随着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深化、行业自律措施落地以及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新能源产业的长期向好趋势未变。新特能源凭借2025年上半年展现出的业绩韧性、多元的业务布局以及清晰的未来规划,无疑已为行业复苏周期中的盈利反弹做好了充分准备,其长期增长潜力值得市场期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