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国内超材料龙头光启技术(002625.SZ)发布公告称,与某客户签订了合计10.17亿元的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与另四家客户签订了合计2.6亿元的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近期累计与五家客户签订了合计12.78亿元的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相关产品将于2026年6月30日之前完成交付。这一重大订单的签订标志着光启技术正迎来研制成果向批产转化的关键阶段,预计今明两年将进入批产订单的密集交付期,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今年2月,光启技术与两家客户签订了合计7.8亿元的超材料航空结构部件批产合同。截至目前,公司在今年已经累计收获20.58亿元的批产合同。

  光启技术表示,本次合同的签订和履行预计对公司今年及2026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实现超材料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工程应用的企业,光启技术经过多年技术积累与攻关,成功打通了“从0到1”的原创性技术突破,以及“从1到10”的产业化扩展,成为全球超材料尖端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

  2024年,光启技术在优先保障研制任务投入的背景下,全年实现超材料批产收入12.69亿元,同比增长1.78%;同期研制收入达2.82亿元,同比暴增911.24%,充分验证了“高研发投入为批产奠定基础,批产反哺研发”的战略逻辑。

  为应对未来几年激增的批产需求,光启技术自2024年下半年起全面启动了大规模扩产计划。在709基地二期顺利实现投产的同时,先后在全国重点战略区域布局三大超材料生产基地,包括湖南株洲市、天津津南区以及四川乐山市,全方位提升产能与交付能力。

  经过约近半年左右的产能爬坡和基地建设,709基地二期的产能已经在今年5月中旬转化为业绩。据公司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存货(不含原材料)账面余额增加约0.76亿元,存货结转成本约4.23亿元,生产量达到4.99亿元,生产规模较去年同期提升1.5倍,扩产效益初步显现。株洲905基地一期预计10月中下旬将实现大规模投产,天津906基地正按照政府要求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于11月下旬正式投产,届时将为华北及北方区域客户提供更加高效的交付保障。

  随着上述三大基地陆续进入投产和量产阶段,光启技术的整体产能将实现质的飞跃,有效缓解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交付压力,为批产订单的密集释放提供产能支撑。

  作为我国超材料产业化的先锋,光启技术不仅实现了超材料技术从无到有、从实验室到装备应用的历史性跨越,更奠定了其在该领域的龙头地位。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与工程实践,不断拓宽超材料技术的应用边界,推动行业向“从10到100”的高质量、规模化发展阶段迈进。

  据光启技术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58亿元,同比增长4.25%;净利润6.52亿元,同比增长11.77%,连续六年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展现出强劲的业绩韧性与增长潜力。其中,超材料业务实现收入15.52亿元,同比增长21.69%,创历史新高,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引擎。随着前期积累的研制订单逐步进入批产交付阶段,公司未来业绩有望进一步得到夯实。

(责任编辑:张紫祎)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财经”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