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催化下的新风口:首程控股如何定义“智慧补能”新范式
一、宏观政策:充电设施进入“倍增时代”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国要建设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过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8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这一政策目标为新能源基础设施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引导行业向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加速推进。充电设施的“倍增时代”已经到来,政策推动下,行业将迎来全新的增长周期。
二、首程的战略前瞻:从“智慧停车”到“智慧补能”
在充电桩政策的利好环境下,首程控股凭借其在智慧停车领域的深耕和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的优势,已经从传统的停车资产运营商成功转型为智能基础设施的引领者。首程控股不仅依托丰富的城市停车资产和产业园区资源,布局了超充网络,还与理想汽车共同成立了“首程超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旨在加速构建城市超充网络。同时,首程控股与万勋科技联合推出的自动充电体验站,标志着其在“新能源智能补能”领域的领先布局,成为行业发展的先锋。
三、技术支撑:机器人赋能补能网络的“最后一环”
作为首程控股创新的核心技术之一,机器人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充电桩行业。首程控股通过其投资的机器人企业(如万勋科技、银河通用、松延动力等),推动充电桩行业的智能化进程。万勋科技研发的“仿生柔韧臂+具身AI”技术,解决了自动充电桩的“最后一米”问题,实现了跨车型、全自动识别、无感充电,极大提升了充电的便捷性和效率。借助机器人技术,充电桩行业将迎来更加智能、自动化的变革,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
八、机器人产业链的多维协同
首程控股在机器人产业链的深度布局,涵盖了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智能算法及场景应用等各个环节。通过资本支持、技术引导和场景赋能,首程控股不仅推动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也为充电桩、智慧停车等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这种跨行业、跨领域的多维协同模式,不仅提升了机器人产业的技术水平,也为智能基础设施行业提供了丰富的创新应用场景。
九、机器人技术的“二次开发”与创新突破
首程控股投资的机器人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突破,特别是在机械臂领域的“二次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对工业级机械臂的改进,首程控股成功将其应用到服务型机器人中,推动了自动充电技术的创新。这一技术进步不仅提升了充电服务的自动化水平,还降低了运营成本,为未来的商业化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
十、结语:政策红利+技术创新,首程控股的长期逻辑正在验证
首程控股凭借其先手布局、资本整合能力和技术创新,正快速转型为智能基础设施运营商。随着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和技术的成熟,首程控股在新能源和机器人双赛道的布局正在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未来,首程控股将进一步受益于“智慧补能”新范式的兴起,持续推进智能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推动产业的协同发展,为公司带来更加稳健的长期增长。
来源/周口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