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周期,在买方主导格局下,社区作为资源核心聚集地,已成为房产经纪企业穿越周期的重要抓手。

近日,我爱我家集团(000560.sz)发布2025年三季度财报,报告期内我爱我家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424.42万元,同比增长173.96%。

这一成绩的取得,展现了我爱我家在行业整体波动中的抗风险能力和经营韧性,也再次彰显了其深耕社区战略的重要性。

核心业务稳健增长,经营韧性彰显

我爱我家三大主营业务在报告期内呈现协同并进态势,各板块依托核心城市资源禀赋与运营优势,形成了“存量稳基、增量突破”的业务格局。

经纪业务作为核心增长引擎持续发力,前三季度实现住房交易金额(GTV)1566亿元,同比增长5.1%,主要得益于北京、上海、杭州等核心城市二手房市场的复苏红利。其中,北京、上海门店经营效率持续升级,市占率稳步提升,杭州市场保持头部稳定。

资产管理业务(相寓)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趋势。截止三季度末,公司相寓业务在管房源达到约33万套,相对于年初增加约2.7万套。

新房业务逆势突围,前三季度GTV达259亿元,同比增幅达9.3%。在新房市场整体调整的背景下,公司通过前期风险管控与精准投入,利用一二手联动优势,抓住开发商渠道依赖度提升的机遇,在保障二手房基本盘的同时实现增量突破。

存量房时代社区价值凸显,助力业务协同筑牢业绩根基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我爱我家启动了2025社区好邻节活动,在房地产深度调整周期中进一步深耕社区,这一动作本质上是其对房地产存量时代规律的精准把握。

从市场特征来看,核心城市已率先进入存量主导阶段。根据克而瑞数据,我爱我家深耕的北京、上海、杭州、天津、南京、苏州等核心城市2025年前三季度二手房市场占比均超过65%,其中北京、上海更是分别高达82.4%、83%,存量主导的市场特征已十分明确。

从市场规模看,2024年中国存量房买卖市场规模已达7万亿-8万亿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10万亿元;住宅租赁市场规模同样可观,2023年中国租房人口已接近2.6亿,2025年有望突破3亿大关,有机构预计到2025年,中国房屋租赁市场规模将达到3.2万亿元,2025年—2030年的复合增长率预计为7.5%。

而这庞大的存量市场体量,都高度集中在一个个社区单元中。因此,随着存量房交易占比持续提升、租赁市场走向规模化,社区不仅是单纯的居住空间,也是承接房产经纪业务的核心“主阵地”,其“房、客、人、店”的聚合价值正随之持续凸显。

此外,我爱我家还与京东物流合作,打造覆盖选品、品控、商品仓运配等物流专项保障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为社区居民带来更加便利的生活体验,实现“电商+社区+服务”的全方位覆盖,提升租住体验;与业之峰、博洛尼等头部装修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为社区居民提供从购房咨询到装修设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打破了传统房地产服务的边界,构建了更完整的居住服务生态,这种生态化发展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客户黏性,也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打开了想象力的天花板。

在行业普遍面临业绩压力与生存挑战的当下,社区深耕策略的成效已直接体现在运营数据中。据国金证券研报数据,2024年我爱我家单店成交额达到1.09亿元/间,这一数据优于行业内其他头部企业,意味着单店覆盖的社区“房、客、人、店”资源半径显著扩大,社区投入产出比大幅提升,成为其在行业下行期仍能实现盈利的重要支撑。

展望未来,随着房地产市场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运营,社区的“房、客、人、店”价值将进一步释放。对我爱我家而言,前期的社区深耕已形成“先发优势”:一方面,广泛的社区触点能更快承接增量需求;另一方面,积累的房客资源和信任基础,能在行业集中度提升中抢占更多份额。

三季度财报持续盈利的数据已给出积极信号,而国金证券、开源证券、国信证券等多家机构给予的“增持”或“优于大市”评级,更印证了市场对其业务逻辑与长期价值的认可。在存量时代的行业变革中,我爱我家以社区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正凭借其抗周期性与成长性,持续释放成长价值,为房产经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来源/周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