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4月9日盘后,运达股份(300772.SZ)公告,拟投资建设4个风电项目,总投资额累计达72.91亿元。

分别是绥滨县运达200MW风电项目(以下简称“绥滨项目”)、临渭区管路20万千瓦风电项目(以下简称“管路项目”)、洞头2号海上风电项目(以下简称“洞头2号项目”)和苍南6号海上风电项目(以下简称“苍南6号项目”)。

不过,相较本次高达72.91亿元的项目总投资,2024年末,运达股份归母净资产在同比增长8.23%的情况下,也仅有56.77亿元。即便剔除洞头2号项目与苍南6号项目中合伙人承担的20%投资额,运达股份也需要拿出约62.80亿元才能完成上述项目建设。

时代周报注意到,自2014年以来,运达股份资产负债率连年高企,长期处在超过80%的水平

4月10日,为进一步了解此次投建风电项目情况,时代周报致电运达股份,截止发稿未获回复。

先筹12.59亿元项目资本金

此次运达股份拟投建的绥滨项目、管路项目、洞头2号项目与苍南6号项目的投资额分别为10.61亿元、11.77亿元、24.52亿元和26.01亿元,总投资额合计为72.91亿元。

其中,运达股份拟在绥滨项目拟安装20台10MW机组,配置储能,新建1座220kV升压站;在管路项目拟安装32台6.XMW机组,配置储能,新建1座110kV升压站。

绥滨项目和管路项目的资本金比例均约为20%,金额分别为2.13亿元和2.36亿元,由公司自筹,剩余投资额通过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筹集。

而洞头2号项目与苍南6号项目则同在浙江省温州市,为海上风电项目,均拟装14台15MW机组,拟设置1座海上升压站和1座陆上集控中心。

洞头2号项目与苍南6号项目的资本金比例同样约为20%,由运达股份按持股比例(均为80%)分别自筹3.93亿元和4.17亿元,剩余资本金由温州市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温州能发”)按持股比例(20%)自筹;而项目剩余的80%投资额同样通过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筹集。

4月10日,一位风电行业从业人士告诉时代周报,在风电项目建设具备开工条件后,就需要注入20%的资本金,各项前期手续完备后,再完成剩余80%的资金融资。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基本全部到位,才能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通常情况下,风电项目的建设周期大多在半年到一年之间,而海上风电项目由于其复杂性,建设进度可能会稍慢一些。

这意味着,运达股份必须首先筹集12.59亿元的资本金,且在半年到一年的项目建设周期内,成功完成剩余80%的资金筹集,才能确保这四个项目顺利推进。

不过,相较本次高达72.91亿元的项目总投资,2024年末,运达股份归母净资产在同比增长8.23%的情况下,也仅有56.77亿元。即便剔除洞头2号项目与苍南6号项目中温州能发承担的20%,为顺利完成上述项目建设,运达股份也需要拿出约62.80亿元。

为顺利完成资本金的缴纳,运达股份拟向上述项目的实施主体绥滨宏瓴新能源有限公司、渭南泰安达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温州洞头运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增资。

连年资产负债率超80%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4年以来,运达股份资产负债率连年高企,长期处在超过80%的水平。2024年年报显示,其现有应收账款87.38亿元,存货59.97亿元。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借款为12.8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34亿元,资金压力不小。

为缓解资金压力,运达股份此前曾向公司控股股东浙江省机电集团有限公司以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资金净额6.96亿元。

2024年,运达股份实现营收221.98亿元,同比增长18.54%;归母净利润4.65亿元,同比增长12.2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39亿元,同比增长15.24%。

从主营结构看,目前运达股份的主要收入还是来自风电机组,占比高达81.33%,而发电收入、新能源工程总承包服务、新能源电站开发转让分别只占1.41%、5.46%和7.61%。

但从毛利率来看,占比较小的新能源电站开发转让、发电收入的毛利率反而高达24.16%和53.62%,而占比最大的风电机组板块的毛利率却仅有6.08%。或许这也是运达股份大手笔继续投向电站建设的主要原因。

对新能源电站建设业务,运达股份表示将积极布局,自建或与他人联营投资、开发、运营风电场和光伏等新能源电站,待项目建设完成后,通过持有清洁能源资产获取稳定的发电收入,或通过择机对外转让以取得转让收益。

2024年,运达股份新增新能源(风电/光伏)项目核准/备案权益容量达2606.96MW。截至2024年年末,其累计权益并网容量1021.17MW,并完成了两个风场的出售。

除新能源电站业务外,运达股份还在开拓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综合能源服务和新能源消纳等新兴业务。

储能方面,顺利量产新一代5MWh智能液冷集装箱系统,同时还布局浸没式储能技术、全钒液流电池解决方案等;新能源消纳方面,计划成立氢氨醇业务部,推进与吉利集团、招商局集团等行业翘楚的甲醇项目战略合作,已获得全国首张绿色甲醇ISCC体系的全生命周期碳减排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