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亏损到单季赚1.8亿,容百科技迎周期反转?仙桃百亿富豪“坐过山车”
锂电池材料厂迎来了周期复苏?
4月9日晚,A股锂电池材料厂商容百科技(688005.SH)披露的2024年年报显示,其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50.88亿元,同比下降33.41%;实现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下降49.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下降52.64%。
“主要由于公司产品售价随原材料价格下降而调整。”容百科技在财报中解释营业收入下滑的原因,“公司主营产品销量12.30万吨,同比增长21.82%,公司全球三元市占率超过12%,较2023年进一步提升了2个百分点,连续四年保持全球第一。”
容百科技的整体营收虽然对比2023年是下降态势,但从细分的季度指标来看,不难看出公司业务开始出现变化,其季度归母净利润呈现逐季增长的态势;经营活动现金流则从2024年一季度的-10.01亿元增至当年四季度的10.08亿元。
·图片来源:容百科技官网截图
4月10日,容百科技股价报收19.45元/股,涨4.46%。就业绩等相关问题,时代财经多次致电容百科技董秘办,但截至发稿前,电话仍无人接听。
从单季亏损超3700万到净利1.80亿
容百科技的2024年报,对投资者而言是窥探锂电周期的“实况报告”。
时代财经注意到,容百科技的整体营收虽然对比2023年是下降态势,但从细分的季度指标来看,不难看出公司业务开始出现变化。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至四季度,容百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6.92亿元、31.96亿元、44.36亿元和37.64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724.16万元、4751.95万元、1.06亿元和1.80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则从一季度的-10.01亿元增至四季度的10.08亿元。
根据研究机构EVTank数据,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823.6万辆,同比增长24.4%。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带动下实现持续增长。根据研究机构SNER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总量894.4GWh,同比增长27.2%。根据电池行业企业信息平台鑫椤锂电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三元材料产量为95.3万吨,其中中国三元材料产量为61.4万吨。
这几项数据都表明了市场的增长仍在,也从侧面说明了为何容百科技的经营业绩呈现出逐季提升的情况。
容百科技提到,随着第四季度韩国工厂单月满产,海外客户销量以及超高镍产品销售占比的进一步提高,最终实现全年营业收入150.88亿元,净利润3.29亿元。
据时代财经了解,容百科技当前的海外产能主要有韩国年产2万吨高镍三元、6000吨前驱体的产能布局,另有4万吨高镍产能完成建设,预计在2025年上半年试生产;欧洲方面,波兰基地首期2万吨中/高镍三元材料项目推进,计划2025年完成主体工程;北美方面,子公司注册,进入启动阶段。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而从业务构成来看,容百科技几乎将所有前沿技术都做了针对性布局。
根据财报,容百科技日常经营业务分为三元正极、磷酸锰铁锂、钠电、前驱体、装备等五大业务。其中,三元正极材料是容百科技的核心业务,产品可以应用至固态电池、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市场,前驱体、磷酸锰铁锂、钠电则被公司视为战略性业务,帮助实现公司的战略布局和客户卡位。
固态电池是容百科技身上最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标签。
容百科技明确在财报中提到,目前,欧美市场高端车型对高能量密度、长续航电池的需求明确,而高镍/超高镍三元仍是当前最优选择。尤其是随着固态电池的逐步产业化,能量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高镍/超高镍三元材料在将是固态电池的最优选择。
但固态电池距离完全商业化仍有一段距离。
“固态类电池还要过技术路线关、实验验证关、生产工艺关,优点是本质较安全,使得锂离子电池的电解层由易燃的液态,变成不能燃的固态,且其形态有硬度,不容易被锂枝晶刺穿而短路正负极,层厚度更小使得电池变小,电池轻量化且容性就更好。但是固态界面阻抗大,长期使用界面变化大以及工艺、设备、成本上还有难题需要攻克。”车夫咨询合伙人曹广平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向时代财经表示,固态电池对生产工艺要求应该是很高的,现在很多公司都宣布研发固态电池,但一直没有大规模量产,这说明废品率比较高、生产工艺不成熟。
据中国无机盐协会披露,鉴于降本和提高能量密度的需求,高镍三元以及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将成为未来固态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的主要方向。这些材料都属于容百科技的业务范围内。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固态方面,硫化物电解质得到多家国内外客户认可,中试线即将于2025年建成。据时代财经了解,当前全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聚焦以硫化物电解质为主。
仙桃富豪二度创业
容百科技之所以会大胆押注前沿技术,与背后实控人白厚善息息相关。
1964年出生于湖北省仙桃市的白厚善,目前是容百科技的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也是雷军的同乡。
1980年,白厚善考入中南大学有色冶金专业,四年后进入沈阳矿冶研究所成为普通技术员。1987年,白厚善在东北大学攻读重金属火法冶炼专业,硕士毕业后于1990年进入北京的矿冶总院,从助理工程师一直做到矿冶总院冶金室副主任。
1992年,白厚善担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旗下北矿电子中心的一个电子陶瓷添加剂产品课题组的组长,这是后来上市公司当升科技(300073.SZ)的前身。2001年,北矿电子中心改制,白厚善担任当升科技董事长,全力进军锂电正极材料行业。
2010年,当升科技在锂电正极材料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同年4月,当升科技登陆深交所,白厚善作为第四大股东加入“技术创富”的大军中。
无论是专业还是从业经历,白厚善都是中国锂电化工材料的“老牌人物”。但由于当升科技上市后业绩表现不佳,在几大股东的施压下,白厚善的第一次创业之旅结束,黯然离场。
2013年,白厚善在离开当升科技的同年,创办容百投资。次年,白厚善用大笔资金获得了老牌电池厂商金和锂电的控制权,并在金和锂电基础上组建了“宁波容百锂电材料有限公司”,也就是现在的容百科技。
容百科技成立后,专攻三元正极材料。在白厚善的带领下,容百科技很快成为了三元正极领域的大厂。短短五年间,容百科技通过并购韩国JS株式会社、EMT株式会社等海外标的,整合全球资源。2019年,白厚善带着容百科技登陆科创板,正式跻身“百亿富豪”行列。
事实上,白厚善带着容百科技能够飞速发展,与其激进的扩张风格有关。
早在当升科技时代,白厚善已十分看重资本运作,积极为当升科技寻找风险投资。在他创建容百科技的过程中,金沙江资本等风投机构更是频频现身在投资股东列表中。市场消息称,白厚善善于运作资本,为公司定下三条铁律:技术必须领先行业三年,资本必须绑定产业龙头,产能必须超前市场需求。
不过,行业周期变幻,容百科技业绩曲线呈现出“大起大落”的波动,股价也跟随坐上了“过山车”。
2019年至2021年的顺周期中,容百科技的营业收入从41.90亿元暴增至102.59亿元,归母净利润从0.87亿元跃升至9.11亿元。而在2022年开始的逆周期中,容百科技的营业收入从301.23亿元下滑至2024年的150.88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3.53亿元下滑至2.96亿元。
同花顺iFind显示,2019年至2021年,容百科技股价从40元/股的区间冲击至100元/股以上,2022年创下股价历史最高纪录168.00元/股,随后持续下跌,股价呈现典型“A字杀”走势。
随着容百科技业绩出现积极变化的迹象,其股价是否有机会重上巅峰仍有待时间验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