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4月10日讯(记者 金磊)近日,宜宾银行(02596.HK)发布公告称,杨兴旺因个人身体原因,已向董事会送达辞呈,辞去宜宾银行执行董事、行长、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主席、战略与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委员及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委员职务。

据了解,杨兴旺已在该行任职时间长达30年,见证了宜宾银行改制和成长,该行年初刚刚登陆港交所还不到三个月,其辞职也引发了市场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杨兴旺于1991年7月在宜宾银行前身宜宾市城市信用社任职,先后担任出纳、会计、信贷员、主办会计及分社负责人。2000年4月,他调任宜宾市珙县农村信用社大观楼社,担任副经理、党支部书记及工会主席,此后又回宜宾市城市信用社任大顺社副经理。2014年6月,杨兴旺担任宜宾银行副行长。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杨兴旺代为履职行长,并自2021年12月起正式就任宜宾银行行长。

在杨兴旺行长任期内,宜宾银行提出“千亿上市银行”的目标,包括力争2023年、确保2025年实现上市,2025年总资产突破1000亿元等等,如今皆已实现。

今年1月13日,宜宾银行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2025年首家成功IPO的银行股。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行的总资产为1092.054亿元。

成功上市后,五粮液集团依然位列第一大股东,但持股比例下降至16.99%,另外三大财政局的股东:宜宾市财政局、宜宾市翠屏区财政局、宜宾市南溪区财政局持股比例分别下降至16.988%、16.98%和14.4%。

上月底,宜宾银行交出了上市后的首份年度业绩报告。2024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0.5%;实现归母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9.58%。

从收入构成来看,该行当年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1.64%,但金融投资净收益由2023年的0.11亿元猛增至3.15亿元,增长近30倍。该行在年报中表示,主要归因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比下行,以及存款付息成本增加,金融投资净收益同比增加则得益于债券市场利率下行,该行择机获取了债券收益。

放长时间线看可以发现,宜宾银行营收有明显放缓趋势。在2021年至2023年,宜宾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6.2亿元、18.7亿元和21.7亿元,增速分别为18.0%、15.2%和16.2%,均为两位数增长。

在资产质量方面,宜宾银行不良贷款率从2023年的1.76%下降至2024年的1.68%,拨备覆盖率为256.64%,贷款总额准备金率为4.32%,资产质量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