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交建集团投资建设的S10肃马(酒泉肃州至马鬃山)项目是甘肃省“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重要项目,也是省政府与交通运输部签订《关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合作协议》的重点战略项目,对区域经济发展和能源运输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前期工作开展以来,肃马项目通过优化前期工作、深化“四新技术”应用、推进管理创新等一系列举措,预计降低建设成本1.56亿元、提升项目投资回报率1.8个百分点。

 扎实开展前期策划

  肃马项目坚持“策划为纲、匠心为本”,扎实开展前期策划工作,努力在源头上降本增效。从成本的精打细算到设计方案的反复打磨,再到工期节点的精准锚定,策划团队用专业与严谨,为项目绘制了一幅清晰的“前行蓝图”。按照“确保利润总额的倒装设计”“全寿命周期成本策划及管控”的管理理念,建立覆盖设计策划、方案比选、图纸深化、动态校准的全流程管控体系,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与工程全周期指标的动态平衡。组织设计单位、咨询单位、各投资人单位从不同专业角度,多次开展头脑风暴,反复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优化、修正,形成设计阶段最优方案。通过借鉴以往集团内部成功案例,优化路线纵坡、桥涵构造物布置数量和结构形式、特殊路基处置措施等,优化施工图设计。建立“设计—预算—收益”联动评估机制,结合项目周边市场材料价格波动、客观环境变化等因素,开展设计方案“回头看”,确保预期经济指标完成。高度重视“永临结合”,将永久电路和输水管道提前设计提前施工,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维护,确保临时设施在施工与后续运营有效衔接,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深化“四新技术”应用

  “四新技术”是推动工程建设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也是项目实现成本节约和效益提升的关键抓手。肃马项目注重在设计阶段将“四新技术”融入项目建设中。在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创新上,项目采用UHPC轻型工字梁技术,通过超高性能混凝土与工业化预制构件的有机结合,有效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工程投资,大幅减少对周边交通的干扰,实现技术效益与综合效益的双重提升。针对项目沿线盐渍土分布广泛,影响路基整体稳定性、增加工程造价等实际,设计中创新引进NS-3型高分子固盐剂来替代传统的翻挖换填工艺,研发膨润土+土工膜复合结构作为新型路基隔断层,预计可延长路基使用寿命10年以上。在强盐路段设计埋设光纤传感器,实时监测盐渍土路基变形数据,进一步保障结构安全和长期成本可控。

大力推行“大党建”工作机制

  坚持以项目“大党建”工作机制为统领,将“党建+业务”作为推动项目高质量发展落地见效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构建“政治引领、业务融合、廉洁护航”三位一体的党建工作体系。设立3个党员责任区和17个党员示范岗,重点围绕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设计优化、创新攻坚等急难险重任务攻坚克难。通过党员带头亮身份、践承诺、比奉献、作表率,激发全员干事创业积极性。面对项目前期手续繁杂、协调难度大等特点,项目团队紧盯关键环节,针对性专项手续推进、建设用地手续组卷专项攻坚专班。建立垂直贯通、高效协同的沟通管控机制,明确工作计划和时间节点,加强与上级部门、内部部门、政企之间的沟通协作,有力保证项目各前期工作高质量快速推进,为项目尽早开工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李靓